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部人生的解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01:49 光明网-光明日报
  霍兰芝
一部人生的解说图
中国人民正在从事一项前无古人的宏伟事业。构建合谐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鼓舞着每一个人艰苦奋斗、报效国家。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将面对无数的严峻挑战,需要战胜无数的艰难困苦。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超越一己的营营私利,养成正确、高尚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高洁的品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上,石占文同志的《人生17讲》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迪。它是一部掰开揉碎的人生解说图,值得每一个人去认真读一读。

  纵横诗笔见高情

  《人生17讲》,说事,喻理;抒情,喻景。读着它恰似听了一遍“新翻杨柳枝”。

  细读文章,字里行间,那一个个生动、细腻的故事把大道理简化得就像一个具体人,一件具体事。此时大道理倒不显大了,颇像在说自己。

  人是情感动物。《人生17讲》,不是板着面孔、枯燥地干讲人生,而是以情“发力”、以景“点化”,让你不由地心里说声:“是那么回事”。比如,书中讲到,要实现理想,就要有锲而不舍的毅力,他讲了战国时期的张仪。战国时期,张仪在各诸侯国从事游说活动,说服各国采纳他的主张,游说数年没有成功,还受到很大污辱。回到魏国故乡,他的妻子劝说他不要再搞游说术了。张仪对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否?他的妻子笑着说,还在。张仪说,有舌头在就足够了。后来张仪自荐成功,担任秦相,说服各国服从秦国,瓦解齐楚联盟夺取楚汉中地,辅秦惠文君称王。惠文君即位后,他回魏国为相。试想,如果他“不锲而舍”,那恐怕就不能成就后来的事业了;

  说到如何爱国,石占文同志声情并茂地讲了被称为导弹之父的钱学森回国的故事。钱学森为了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祖国的建设中,从1955年开始,经过5年多的斗争,才踏上了归国的路程。到达北京的第二天,他带着夫人和孩子,来到天安门广场,面对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他无限感慨地说,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讲到民族精神,他又讲了刘老庄战役……

  一个个活龙活现的人物,一件件感人肺腑的故事,让人感到说理不枯燥,教化不干瘪,有理、有力、有节,让人通心透彻。

  自然活泼 没有造作

  石占文的《人生17讲》并没有大道理套小道理,大一二套小二三,而是灵活地运用各种文体,信手拈来,使“说教”文章不显“说教”,“大”道理不显“大”,深奥心思不显“深”。比如他讲美德,说了这样一件事:承德技工学校98级钳工班学生孙小燕、张娜乘坐一辆个体客运车返校,车上的几名酗酒青年与司机发生争执,动起手来。车上其他乘客唯恐避之不及,而她们却挺身而出,上前劝解。酗酒青年向她们瞪起眼睛的时候,她们也没有退缩,在酗酒青年打司机、乱转方向盘、汽车随时都有掉下深渊的危机关头,她们毅然下车,将坐在副驾驶位上的一名酗酒青年拉下了车,汽车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随后她们护送被打伤司机报了案。她们做完这一切后悄悄离开回到了学校。

  《人生17讲》就是用这些自自然然的、平平常常的身边的人和事,来讲述着一个个做人的道理。

  文体的活,就表现在作者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固定的文法,而是随时、随意、随发展、随需要,这也正应了那句老话:文无定法。说到时间的价值,作者用了一笔账算出70岁的时间概念,让人清楚明白地看到70岁是多少分多少秒。这种写作方法还是不多见的,把时间就是生命这个大道理用数字“描”出来了,非常形象、具体,很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直白中“渗”出的“理”

  石占文书中的每一讲中,都似平淡的老生常谈。其实常谈的却不是“老生”。为什么?就是在别人的常谈中他能“渗”出深刻的道理和新意,比如说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报上讨论过,杂志上争辩过,谁最幸福,什么人最幸福,各说各的理。而石占文在他的讲中,确有精辟之处:这里的关键是“最意识到”和“觉得”。他对这个问题的阐述是这样的:幸福就是对生活(物质的、精神的)境遇现状的一种快乐感。因为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是自己的体味。

  看了石占文的书,我们会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谁都无权无法说清谁最幸福,只有自己去“觉得”。

  一语天然万石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人能弘道而非道能弘人。石占文将自己融入生活潮中,事事不刻意,事事用心去体会,不就是在以文化的血脉传承来弘道吗。

  文章乃复见为人。而今,我读此书,石占文的学识、人品,便都跃然纸上。抖落了一切豪华,我见到了他坦荡、纯正、豪爽的心地。此时,友朋交往的思绪便似矿产采之不尽,那纷沓的追忆也像快速的倒带,不知该在哪里停格。我们曾一起畅谈过理想,一起切磋过文章,当我手捧他幻想兑成现实的纪录,自然平添许多温馨的缘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