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战地记者:相机记录枪林弹雨 千里戈壁穿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11:25 新华网
  11月8日,是中国第6个记者节。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但在其光环的背后却有许多艰辛,而战地记者的工作尤其充满了挑战和危险。他们当中的不少人在世界的各个战场上殉职。在此,我们组织了这篇报道,以表达对战地报道职业的尊重。

  罗伯特·卡帕用相机揭示战争的内涵

  “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是美国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至理名言。卡帕采访过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印度支那战争等5次重大战争,他用相机记录了战争最真实的一面。
战地记者:相机记录枪林弹雨千里戈壁穿行图
卡帕的经典摄影作品:《死亡的一瞬间》

  1913年10月,罗伯特·卡帕出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青年时代,他追求民主、和平,反对专制、独裁,先后移居柏林和巴黎。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卡帕作为一家法国杂志的特派记者奔赴战场。他冒着枪林弹雨,从战壕中伸出相机拍下了一个共和战士中弹即将倒下的瞬间形象。这幅题为《死亡的一瞬间》的作品,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撼人心魄的力量,成为享誉世界的经典之作。

  1938年,卡帕作为美国《生活》杂志的记者来到中国,报道抗日战争。他历尽艰辛,拍摄了台儿庄战役和日军轰炸武汉的大量照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百姓在日军铁蹄下的悲惨遭遇,以及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伟大精神,引起世界各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同情。1944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卡帕又作为随军记者出现在滩头阵地上。他匍匐在密密麻麻的尸体中,一边躲着子弹,一边拍照,在一天时间里,他拍下了几百幅照片,其中《诺曼底登陆》展示了正义战争的伟大力量,再次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卡帕从不把自己拍摄的照片视为艺术品,他追求的是新闻摄影的最高含义,那就是用历史的眼光,透视世界变幻的风云;不仅要真实地记录人和物的外部形态,而且要揭示人的思想感情和灵魂,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此,他的作品形象更加丰富,内涵更加深刻。他反复表现的毁灭、哀伤、恐怖、死亡等主题,常常给人以巨大的心灵冲击,使人产生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有人评论他的作品“蕴藏着深刻的反战、反歧视和反压迫的内涵”。正如他自己所说:“相机本身不能制止战争,但相机拍出的照片可以揭露战争,阻止战争。”

  1954年,卡帕赴印度支那采访时不幸触雷遇难,年仅40岁。

  伊里亚·爱伦堡用文字书写保卫苏联的壮烈

  “德军坦克发出轰隆隆的巨响,战壕眼看就要被突破。一个红军指挥员突然从战壕中冲了出来,他的腰间挂满了手榴弹和炸药包。正当德军不知所措时,这位指挥员已经扑倒在坦克底下,并引爆了炸药......”这就是苏联著名记者伊里亚·爱伦堡笔下的苏联卫国战争。他真实、震撼的报道在苏联和世界各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苏联人民的艰苦抗战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瞩目,爱伦堡的名字也传遍全球。

  爱伦堡1891年出生于基辅,少年时代曾多次参加革命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作为莫斯科《俄罗斯晨报》的军事记者,他前往德法前线采访,开始了记者生涯。在采访中,他被战争残酷的场面所震撼,同时也对战争产生了深切的痛恨。此后,他作为苏联报纸的记者长期驻外,先后在法国、比利时、德国、西班牙等国进行采访和报道。

  1940年6月,德国军队开进法国巴黎,尸体、鲜血、哭喊、泪水,爱伦堡亲眼目睹了巴黎陷落后的种种惨象。回到苏联后,他无法抑制心中的悲愤,连续写了许多长篇通讯和报告文学,如《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从基辅想到巴黎》、《巴黎的陷落》,文章无情地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对法国人民的残酷镇压,同时也宣扬了法国人民的斗争精神。一年后,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进攻,苏联人民开始了伟大的卫国战争。爱伦堡肩挎莱卡相机,手拿纸笔出没于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布良斯克的前线、莫斯科保卫战的战场、明斯克的阵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曾亲眼目睹维尔纽斯激烈的巷战。在战争期间,他几乎每天都在《真理报》、《消息报》、《红星报》

  和《前线军报》上发表评论和新闻特写。他的3000余篇作品揭露了法西斯侵略者的暴行,讴歌了苏联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英勇的塞瓦斯托波尔》一文中,爱伦堡报道了守卫塞瓦斯托波尔的苏联红军,在三面受敌,一面临水,每天遭受德军飞机多次轰炸的情况下,死死钉在阵地上的无敌气势;报道了一个红军水兵接连消灭了30个敌人,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称赞他说:“爱伦堡的文章在我们的鼓动文学中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爱伦堡是用文字跟德国人进行肉搏战,他对敌人左右开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爱伦堡当选为第三至第七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67年,76岁的爱伦堡去世。

  范长江跟随红军的足迹

  在中国的新闻记者中,范长江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这位出色的战地记者,曾追随着红军的足迹,记录了中国伟大的抗日战争。

  1909年10月,范长江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县。他在青年时曾参加过著名的南昌起义,后来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33年,他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大公报》等知名报刊撰写新闻通讯,开始了他的记者生涯。

  两年后,范长江从北平来到四川内江老家休假,当他听说中国工农红军已经离开根据地北上,便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沿着红军北上的道路,探寻这支伟大军队的战斗足迹。

  他将这个想法告诉给《大公报》的负责人胡政之,并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于是,年仅25岁的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只身一人踏上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开始了西北采写的历程。

  他从成都出发,到川西,经陇东,越过祁连山,沿着河西走廊,绕过贺兰山,跨过内蒙古,经历了长达4000余里的跋涉。没有人烟的原始森林、寒冷高耸的雪山、沼泽密布的草地,这些地方范长江都曾走过。他的付出也为他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沿途中,范长江写下了大量通讯报道,真实地记录了中国西北部人民的苦难生活。他在1935年发表的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第一次报道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1936年,政局动荡,战火频繁,范长江穿行千里戈壁,深入内蒙西部,对日寇觊觎这一地区的实际情况作了考察。12月,西安事变爆发,他不顾个人安危,直奔事变中心,对周恩来进行了采访。接着他又进入革命圣地延安,与毛泽东作了通宵达旦的畅谈,陕北之行使他“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回到上海,他发表了震动朝野的系列报道,传播了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政策。抗日战争爆发后,范长江想方设法到战事最激烈的地区采访,他在津浦路前线写下了包括介绍台儿庄战役的大量通讯。周恩来曾经在给他的信中说:“听到你报道的前线上英勇的战讯,并带着光荣的伤痕归来,不仅使人兴奋,而且使人感念。”

  解放后,他先后担任过新华社总编辑、《人民日报》社长等职,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成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马骏杰)(来源:环球时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