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济南泉水欲“先观后用”市民5年内可望全喝地下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13:56 青岛新闻网

  未来5年内,泉城百姓有望全部重新喝上优质地下水!记者今天从济南供水集团公司获悉,济南市已经拟定“十一五”城市供水规划,根据规划,2006年~2010年期间,济南市将实施大区域分质供水工程,合理开发济西水源,合理利用涌出地表的泉水,努力保持四大泉群常年喷涌,逐步实现生活区使用地下水、工矿企业使用地表水,全面提高居民生活饮用水质量。

  扩大开发济西水源

  2004年7月21日,济西抽水试验恢复进行后,现已形成日供水能力20万立方米,并入城区自来水管网供水。目前,市区北至堤口路、经一路,南至经十一路,东至甸柳小区,西至纬十二路范围内的绝大部分居民及单位基本用上源于济西的优质地下水。专家组初步断定,济西水源地与城区名泉补给区地下水联系微弱,补给量巨大,合理开发只是截获北去黄河的地下径流。规划建议继续开发济西水源地。

  规划还建议,延续济西抽水试验工程,拉开距离开发济西二期水源,让更多市民喝上优质地下水。今后5年内,我市将开发长清区西南方向的国庄、曹楼水源地。根据省水文勘测部门提供的资料,这两个水源地是南大沙河岩溶地下水主流带和南大沙河冲积扇的轴线位置,远离名泉补给区,地下水储量丰富,是扩大开发济西水源的理想水源地。

  规划提出,在国庄新打18眼深井,每天供水能力为12万立方米;在曹楼新打8眼深井,每天增加供水能力6万立方米;同时在济西一期开发的桥子李水源地每天可增加开采地下水4万立方米。现有每天供水能力为4万立方米的长孝水源地可作为西部新城区发展的预留水源,济西水源二期工程每天可继续增采26万立方米。长清区现有地下水供水能力为每天5万立方米,实际供水量每天只有2万立方米。“

十一五”期间,除满足长清区发展需水量外,还可向城区调水每天不少于15万立方米。供水部门将在长清大道附近配套建设一座加压站,设计供水能力为每天18万立方米,沿104国道经党家庄镇调入市区。

  泉水实现“先观后用”

  我市实施“停东采西”的供水战略后,城区的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等四大泉群将会实现常年喷涌。根据水文部门多年观测,济南市区只要合理开发济西水源,全面停采东部水源,即使在降雨偏少年份,城区供水以地表水、黄河上游来水等作补充水源,泉水正常喷涌应该没问题。为充分利用泉水,规划提出,可及时启动泉水“先观后用”工程,选择合适地段设立取水点,供水部门在此每天可抽取泉群喷出的8万立方米泉水进入水厂净化处理后,输送到城区供水管网,其余泉水自流引入大明湖作为生态用水,继续保持泉城风貌。

  扩大开发济西水源地和泉水“先观后用”两项工程实施后,市区每天可增加供应地下水23万立方米,基本能够满足城区生活用水量。替换下的地表水用于工业生产,大区域分质供水目标就会实现。

  东西城区联网供水

  章丘市、长清区与主城区水资源在空间上分配不均匀,特别是章丘市和主城区为了各自的保泉目标,目前已经发生争水问题,只有东部新城区、西部新城区与主城区供水管网连在一起,最终实现水资源联合调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区扩大发展用水问题。为此,规划提出,开发城区东北部的巴漏河冲积扇地下水,建设宿家地表水厂,贯通章丘、长清、市区三地的供水管网。

  巴漏河冲积扇位于济南、明水两大泉域之间,跨枣园、宁家埠、白云湖、唐王等十几个乡镇,汇水面积600多平方公里,地下水储存量约20亿立方米,在这里开采地下水不影响两地的保泉。地处富水区的枣园、宁家埠、绣惠、党家等地段,单井每天出水量在3000立方米,适于建多处中型水源地。经检测,这里地下水水质优良,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而且冲积扇地下水调蓄能力强,可连续稳定供水,距东部新城只有8~15公里。在优先满足当地农业灌溉的前提下,巴漏河冲积扇可增采水资源量每天尚有12万立方米。

  由于我市主要水厂集中在主城区西北部,东部城区供水能力严重不足,只有东郊水厂每天20万立方米的供水能力,严重制约着东部城区发展,新建宿家地表水厂可满足东部城区未来发展用水需求。规划指出,可利用鹊山水库,铺设一条直径1800毫米管道,长约14公里,输水至东郊宿家附近,分两期建设日供水规模40万立方米的地表水厂,主要供应东部城区的工业用水户,封闭企业现有自备井。(记者牟明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