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众论天下]为何12年改不动“公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14:21 海峡网-厦门晚报

  据《新京报》报道,党政机关的用车,始终是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据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元慎日前提供的信息,各地已开始了公务用车改革试点,基本思路是自下而上,厅局级及以下的干部将可能取消专用公务车。自3月份车改先行者浙江突然宣布暂停改革而使车改陷入僵局后,公车改革似乎又迈出了非常艰难的一小步。

  回首我国公车改革,已经整整12年了——真难想像,12年的改革尚未驯服小小的公

车:从货币化补贴到半货币化模式,从乘车卡到公车标签,从加强管理模式到公车拍卖,屡改屡失公信,公车问题似乎成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恶性肿瘤。

  显然,改革难以推进的根源在于既得利益者的阻力,目前的公车改革基本上都是自己改革自己,改革的绩效也是自己评价自己。

  改革在斤斤计较中举步维艰,这不仅是中国改革的尴尬,更是中国公务员群体的尴尬:一点小小的公车既得利益都不能“让步”吗?何谈为公众利益服务?小小的公车问题改了12年都推进不了,如何指望改革那些大的社会问题?

  当下公车改革的阻力,正存在于公务员对自身既得利益的斤斤计较和寸土必争中,在补多少、如何补、补到哪一层级上达不成共识,纠缠于“没了公车行政效率就会大打折扣”的问题上,生怕车改会让自己多掏一分钱。在这种喋喋不休的利益纷争中,人们看到的分明是市侩的身影,看不到半点人民公仆的道德情操。

  相对于整体性的社会改革,公车改革实际上算不上什么复杂的问题,却12年时间尚未有突破。人们有理由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公车改革这个微观问题实际上是官员展示改革者形象和改革魄力(连向自己开刀都不含糊)的一个窗口,可现实表明,这个窗口展示出的形象是失败的。

  写到这里,想到了大英雄尤利西斯的故事:他知道自己意志薄弱,在驾船接近栖居着女妖塞壬的海岸时,惟恐自己经不住她们迷人歌喉的诱惑,便要求同伙把自己绑在桅杆上,又用蜡封住耳朵。这是一种为防范未来灾难而做出的决定:若想返回家园,他必须给自己危险的审美欲望预先设防。

  在公车改革问题上,为了基本的荣辱感,改革者要有尤利西斯自缚的勇气。曹林

  (来源:厦门晚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