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构筑“汕头游大平台”]突出潮汕文化旅游大品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16:30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位于粤东韩江三角洲,濒临南海的澄海区,是广东著名侨乡,辖内名胜古迹众多。昔年华侨漂洋过海乘坐的“红头船”的发祥地、清朝中叶闽粤第一港“樟林古港”遗址、“慈黉故居”;莱芜半岛上“古堡夕照”、“莱芜旭日”、“卧波美人”等名胜古迹……使得澄海既有美丽的山海风光,又有独特的潮人文化、浓郁的侨乡风情。可对比其他旅游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坐拥丰厚旅游资源的澄海还有很大的差距。

  就澄海区如何依托著名的侨乡优势和良好的区位优势,通过整合资源,突出自身文化特点,开发高品位品牌等问题,记者采访了澄海区旅游局局长杜楚欣。杜局长告诉记者,他们在近期编制了旅游业“十一五”规划,为澄海旅游业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提出注重以潮汕文化旅游为大品牌,以侨文化旅游为特色,发展文化观光和郊区型休闲度假,同时以城市大流通业带动商务旅游的发展区域旅游模式。

  树立“红头船”故乡的旅游形象

  澄海境内侨迹众多,有“红头船”的发祥地、“樟林古港”遗址,有泰国吞武里王朝国王郑信的故里及郑王衣冠墓,有一代富商陈慈黉的豪宅……这是本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其体现的侨文化在潮汕地区具有突出地位。从目前这几个景区的状况看,除了陈慈黉故居因其极具特色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能吸引八方游客前来观赏这“岭南第一侨宅”,其余侨文化景区均发展缓慢,景点规模小,配套不完善,景区管理也跟不上,缺乏有吸引力的旅游精品。

  线路的整体吸引力较其中一个景点吸引力大,其形象感召力也较一个景点强,这些侨文化景区组合成的旅游线路是对澄海侨文化旅游资源最有效的包容,也能最大限度地吸引东南亚华侨进行寻根游。澄海区旅游业“十一五”规划提出,在东里“樟林古港”旅游区修复包括沿街货栈、古码头、娘祠和福得祠等景点在内的新兴街景区,同时,加快秦牧故居的开发步伐,力争利用其名人效应促进本区域的建设。中远期发展为以侨文化为特色的“红头船旅游区”。修复郑皇祖居和郑氏宗祠,营造澄海广益街道华富村名人故里的旅游环境,并完善郑皇公园景点的建设与配套设施建设,最后形成集观光、寻根、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充实陈慈黉故居内部游览、饮食、购物、娱乐设施,逐步将附近风格一致的民居纳入旅游区一起开发,形成侨文化旅游村。将这些旅游线路串连起来,形成具有独特魅力、可供游客在该区停留“一夜两天”的旅游专线:樟林古港-郑王墓-陈慈黉故居侨文化旅游线路,树立“红头船故乡”的旅游形象。

  打造浓郁“海”味的莱芜旅游区

  在澄海旅游,游客无不感受到浓郁的“海”味。海岛、海滩、海景、海捕、海鲜……位于该区的莱芜旅游度假区每年接待游客数以十万计,度假区内不仅有古堡夕照、莱芜旭日、双乳峰、卧波美人等名胜古迹,而且有莱芜神女、陈吊王藏金等引人遐思的传说,配套完善,现已成为一处集商务贸易、休闲度假、消暑纳凉的综合性旅游区。游人早观莱芜旭日,午品海鲜野味,晚赏古堡夕照,夜听涛声海韵,无不流连忘返。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莱芜度假区一直作为有关单位接待基地建设,区内城镇化严重,度假功能日趋淡化,前来此地的以食客和宵夜人流为主。为争取更广的客源,澄海区旅游业“十一五”规划将控制莱芜岛的城区化趋势,以环境保护为基点,改造并规范现有服务机构和接待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重点开发度假娱乐型旅游产品,丰富海滨游览项目,改善度假环境,增强整体的旅游综合吸引,建设好以“大莱芜古炮台”旅游区为代表的莱芜系列旅游项目,争取在近期内成为澄海南部综合旅游接待基地,汕头市民的周末度假胜地,使其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品牌更具知名度。

  郊区型休闲度假招徕都市游客

  生活于城市的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归自然,纷纷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把郊区作为放松心情、亲近自然的首选区域。

  为招徕更多的周边城市游客利用节假日来澄休闲游,澄海区建成了极具特色的“盛安百草园”和“科隆千树园”,使之成为该区新的拳头产品,作为新的旅游品牌“园艺”旅游专线,以其贴近自然,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色得到了广大游客的认可。新投建的“石湖生态园”也为该区在今后发展休闲型市场旅游奠定了资源基础。位于莲下程洋岗村则以其古榕古屋、先于樟林古港的通洋口岸———凤岭古港以及虎丘丹砂等特色景点,使都市里的居民趋之若鹜。

  此外该区旅游业“十一五”规划提出,继续依托玩具业,在塑料城的基础上开发城市商务旅游区,推动商务和公务旅游的发展。在莲花山温泉度假区村的基础上,实行全域保护利用,促进“盛安百草园”、西浦写生基地和“石湖生态园”的联动,促进区域发展;完善科隆千树园的总体建设,使之成为真正的休闲园艺龙头;将市区内塑料专业市场展销中心附近划为商务旅游区,配套高档次膳宿商务、贸易洽谈、展销、购物、美食、娱乐等服务设施,以兴旺的流通业、完善的商贸服务设施推动城区旅游发展。本报记者陈史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金新路电话:编辑部8322700广告部 8312781发行部 8245040汕头经济特区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头经济特区报社电子报编辑部制作

  E_mail:sten@stnews.com.cn

  电话:0754--8633440传真:8910196邮编:515041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