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俞晓群]这是一次反常规的“文化自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18:49 新京报 | ||
《新世纪万有文库》已经融入历史,留下的是在读书界悠长的余韵 《新世纪万有文库》由时任辽宁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的俞晓群主持出版,全书着眼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按常备、实用、耐读、易存的原则,在海内外各学科专家的指导下,将中外名著的珍善版本,精选收入文库。计划从1996年至2005年的十年中,每年出书百种,积累至千册。共分三个书系:传统文化书系,近世文化书系,外国文化书系。 这套书实际出版六辑,600余种,在广大读者和文化界中得到很高评价,对过去十年的读书界产生不小的影响,也为此后兴起的一些出版潮流提供了范本。
清醒选择反常规的“文化自救” 新京报:王一方在1998年的一篇文章《高高的“桅杆”》中,指出这套书的不足,说“万有”一词用之不当。 俞晓群:“新世纪万有文库”题目中“万有”一词用词不当的问题,此话一语中的。 但是,我们如此命题不是操作失误,而是一次认真的选择,或者说我们清醒地选择了一次反常规的“文化自救”。于是做了补遗的工作,有了“反衬”的念头,即以形式上的“无序”来反衬那些伟大的有序,以求与它们相映成趣。 新京报:王一方还指出第二个问题是传统、近世、外国三个书系口袋长短不齐;三是选书向度太多,足以歧路亡羊。对于批评,你怎么一一看待? 俞晓群:第二个诟病是“新世纪万有文库”传统、近世和外国三个文化书系长短不齐的问题,其实如此划定书系是我们最无奈的选择了。文化真是一个复杂的东西,不是“斩不断,理还乱”,而是一斩就断,一理就不乱。像顾颉刚不是怀疑“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胡适的“截断众流”的哲学史不也是斩掉一些、留下一些,于是历史就不乱了?当然就有了顾颉刚的《古史辨》、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断代工程”云云,当然西方也有福柯的《颠狂的历史》。所以说“齐、不齐”仍然不是一个衡量是非的标准。尤其是有一个概念不可搞混,即“万有”决不同于“百科”!用脉望的话说“它只是一个菜篮子工程”,添菜与夹菜,强调在某基本原则之下,以“随意”二字最为要紧。 “对读者的意见我很服气” 新京报:通俗地讲,文库的优点是价格低廉(打折销售),有不少稀见书目,缺点是校勘不精,古籍部分无注释,字体较小,简体字,你认为这样的点评客观公正吗? 俞晓群:非常客观,非常公正。对于读者提出的这些意见,我是很服气的。这也是我由衷地敬佩中华、商务、上海古籍、三联等老牌出版社的原因。 新京报:据我所知,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出版计划,你所做的宣传仅仅是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插播过广告,连一次学术研讨会都未召开过,在这样的时代,缺乏有力的宣传策略也导致它的埋没? 俞晓群:其实我们的宣传也做了一些,但毕竟是近十年前的事情,与现在的宣传攻势不能同日而语。我们当时更多看重的是对读者的服务。所以我们连续在以面向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中国文化报》上发单册拆零邮购的广告。 一个月的邮购量就在20多万呢。 我们还针对图书馆的期刊投入广告。目的是针对终端消费人群。一些中小型的学术研讨会也在上海、北京、沈阳开过,但没用于造势,有点自娱自乐的意味。 现在看来还是有该反思的地方。不过,当时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做的50多万的广告,据称是图书电视广告的第一家呢,算是一个尝试吧。 与《万有文库》缺乏可比性 新京报:与之比较,你所编辑的“新世纪万有文库”与王云五所主编的《印行“万有文库”缘起》有哪些超越? 俞晓群:没有超越。或者说在内容上,它们缺乏横向的可比性;只是在理念的传承与拓延上有所发展,可这又不能用“超越”来概括。如果非要用“超越”一词,我倒是觉得,我们组织选题的理想更为丰富,搜寻精神家园的情绪更为迫切,解放思想的责任更为沉重。 新京报:“新世纪万有文库”似乎和《企鹅丛书》有类似的地方。不过两者的选书方式似乎也有不同,你的理解呢? 俞晓群:时代不同,国度不同,阅读群体不同,所以比较起来多有不同之处。但“企鹅丛书”也不是一帆风顺,它们曾经出版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被告上法庭;后来引起“宽容社会”之类的讨论,也是满城风雨。 新京报:关于文库的评价,有人叫好有人批评,其中董桥收到文库第一集后,专门撰文《点亮案头一盏明灯》,文中引徐渭《坐卧房记》:“一室之中可以照天下,观万有,一梦觉而无不知。”难忘的还有吗? 俞晓群:尤其是天涯网的“闲闲书话”,网友们针对“新世纪万有文库”都讨论六七回了,每次都有一大帮跟帖的,叫好的、叫骂的都有,读来煞是有趣。比如:“找不到其他版本时,就先用辽教的对付一阵,有了更好的版本,就把它扔掉。”(木兆轩主人)还有:“一个辽教,一个晋古,都属于好刻古书而古书亡的典型案例。”(谭伯牛)这些话听起来让人时而欢欣,时而落寞。 但是,作为一个出版人,我们需要这样的阅读环境,我们渴望读者的关注,赞扬也好,批评也好,即使尖刻些也很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