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文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03:45 深圳特区报

  让文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我市文化产业工作会议透视之一

  本报记者郑向鹏

  昨天召开的全市文化产业工作会议,是我市继去年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工作会议之后,召开的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这次大会,全面部署了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了深圳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中,将“文化立市”战略落到实处,将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把文化产业培植成为我市第四大支柱产业的各项任务付诸实施。

  这次大会,是我市第一次召开文化产业工作专题会议,也是第一次就一个产业的发展召开如此高规格、大规模的动员部署大会,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市委、市政府为何要召开这次大会,为何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摆到如此突出的位置?

  发展文化产业、做强做大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是中央赋予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使命;是省委对深圳的希望;是提升深圳产业竞争力、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市委、市政府肩负的历史性责任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广东实施和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要求,也是市委、市政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先进文化、丰富精神文化产品、满足市民文化权利,推进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

  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立起覆盖全省、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技术先进、优势明显并与国际接轨的广东文化产业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道理简单而深刻:

  文化产业得到了大发展,才能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文化产业繁荣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才能给广大市民以精神上的享受。

  与此同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放眼全球,文化产业在经济领域的份额正以每年11.39%的速度增长。

  进入21世纪,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在国际上如同一匹越跑越快的“经济黑马”,相对于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取得更加快速的发展。

  在部分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以视听出版、影视传媒、演艺娱乐和旅游、网络等为基础产品的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在拉动经济增长、就业和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GDP的1/5,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如文化产业是伦敦第二大重要产业;早在2002年,美国版权业外贸出口便达892.6亿美元,成为出口创汇产业的第一贡献者。

  深圳必须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争当排头兵。

  我国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仍远低于发达国家。作为中央确定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之一,深圳肩负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历史重任。温家宝总理今年9月13日视察深圳时,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赋予了深圳经济特区“四个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明确要求深圳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李长春同志多次指示,深圳要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大胆探索,在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为全国闯出一条新路。省委、省政府也要求深圳要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总格局中发挥龙头作用。

  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就是要求深圳充分发挥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优势,建设成为一个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的现代化城市,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前沿,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深圳必须争当排头兵。因此,深圳必须以更大的胆识、更大的魄力、更大的力度,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促进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增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文化产业作为深圳潜在的优势产业,是继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外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消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不需要很多资源、土地,可以避免深圳面临的土地资源、能源匮乏、人口急剧膨胀、环境不堪重负“四个难以为继”的严峻局面。在“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的转变过程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对深圳这座资源有限的城市尤其重要,是走出“四个难以为继”制约的有效突破口。深圳必须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在巩固壮大三大支柱产业的同时,把文化产业培育发展成为深圳第四大支柱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是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没有强大的文化产业,没有文化生产力的大发展,文化立市就立不起来,国际化城市就建不起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深圳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地区为契机,2004年初召开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工作会议,从宏观上指明了深圳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方向。今年初颁布的《深圳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原则和措施;在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努力把文化产业培植成为第四大支柱产业,将文化产业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这次召开全市文化产业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文化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对深圳文化产业发展中涉及的各个问题进行研究,将“文化立市”战略落到实处,将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把文化产业培植成为我市第四大支柱产业的各项任务付诸实施,对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这个前景下,即将出台《关于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及相关文件,是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的、历史的、战略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必将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指明方面,把深圳文化产业带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统一全市上下的思想和认识,像抓高科技产业一样,切实把文化产业放在突出位置抓实抓好;必须树立“产业第一”的思想,用刺激经济发展的手段、措施,来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使之培育成为深圳第四大支柱产业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文化产业持续高速增长,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门类发展逐步走向齐全,印刷业与京沪“三足鼎立”,传媒业实力全国领先,重点行业在全国形成比较优势,市场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喜人的成绩,不能掩盖存在的问题。

  深圳文化产业还有不少令人担忧的“软肋”:第一是总量规模偏小,对GDP的贡献不足,2004年深圳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63.39亿元,占当年GDP4.77%,离成为全市经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总体水平与上海、北京尚存差距。第二是结构不合理,文化含量不高,文化制造业的比重高达47.68%,几乎占据文化产业的半壁江山,整体上还处于“加工制造”阶段,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存在上游原创不足、中游生产环节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下游营销能力不强的产业链缺陷……

  对此,一些业内人士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有些人认为,这是文化系统的事,与自己无关,全市上下还没有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目前,深圳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市场自发发展的状态,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能不清、缺乏统一协调等体制性障碍等问题和薄弱环节。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统一全市上下的思想和认识,必须解决这些体制性障碍。正因如此,市委、市政府才召开今天的大会。会上,讨论了《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征求意见稿)》、《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深圳经济特区文化产业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内容非常丰富。有专家评价这次会议,“是一次统一思想、解决问题、狠抓落实的大会”。市社科院研究员王为理博士说,大会解决的核心是“认识、资金、机构”的问题。所谓“认识”,是指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突出产业第一,把促进文化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所谓“机构”是指市里将成立文化产业办公室,专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所谓“资金”,是指上述讨论的、即将出台的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把文化产业真正放在全市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中去,而不是像从前仅仅是局限在文化系统,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对此,市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立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倪鹤琴说:这是深圳首次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而且与我市“十一五”规划衔接起来,目的就是要形成一个惯例,今后每5年就要制定一个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促进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