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反恐:认识决定成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07:23 红网-湖南日报

  沈德良

  在乱象横生的中东地区,相对平静的约旦这次却没能躲过有恐怖组织策划的劫难,安曼几座豪华酒店血淋淋的惨剧再次证明,当恐怖主义已成为整个国际社会毒瘤的时候,任何国家都不能将自己当作“避风港”。

  处于巴以暴力冲突和伊拉克战争夹缝中的内陆小国约旦,近年来其安全局势倒也相安无事。但这种平静,转眼间就被一种血腥的现实代替。三家豪华酒店几乎同时遭遇恐怖爆炸,在巨大的人员伤亡中,几名中国公民成为了恐怖主义滥杀无辜时的牺牲品。

  挂着各种名目的恐怖组织,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公然挑战,几乎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国际反恐形势异常严峻。从去年开始,全球遭受严重恐怖袭击的次数明显增多。从去年马德里“3·11”连环爆炸案,到俄罗斯别斯兰人质危机,再到今年7月伦敦连环爆炸事件;从印尼的巴厘岛到印度的新德里、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从沙特的利雅得到埃及的沙姆沙伊赫,恐怖组织策划并付诸实施的袭击次数在增加,频率在增大,范围在不断扩大,甚至已经将罪恶之手伸到了防范森严的欧洲国家。仅今年以来,相继发生了10来起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人员伤亡之大,财产损失之巨,案发周期之短,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当恐怖主义、恐怖组织在各国成为“过街老鼠”时,国际间反恐合作却并没有取得人们普遍期待的成效。严峻的反恐形势迫使各国开始反思现有思维认识与具体做法。在长期的冷战思维下,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恐怖组织,变相成为了西方国家介入其他国家事务时操纵的工具;当“9·11”事件以异常严酷的形式威胁到自身利益时,西方国家在反恐问题上才仓促披挂上阵,幻想用武力手段了断一切。而伊拉克战争成为了整个国际社会反恐战略的拐角点。这场本不应该以单边行动方式进行的战争,让各种躲在暗处的恐怖组织,在这种国家间、民族间乃至文化与宗教间的武力对抗中,趁机亮出了种种蛊惑人心的政治旗号,并借以获得部分民意上的默许、同情乃至支持。而这些,无异于是各种恐怖组织在国际反恐合作的高压打击下照旧四处兴风作浪的“天然屏障”。

  恐怖主义及其恐怖组织已经成为反社会、反人类的毒瘤。不管它们打着怎样的“旗号”,提出怎样的政治诉求,它们那种以无辜者生命为筹码的恐怖手段,一开始就已经将自己置身于整个文明社会的对立面。这本应是泾渭分明的事实,但令人尴尬的是,国际反恐合作中各国的高调口号,无法掩饰相互间在从认识到具体行动措施上的种种分歧与矛盾。这些分歧与矛盾的背后,正是西方国家残留的冷战思维在作祟。

  铲除恐怖组织已经成为了所有国家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任何国家都无法将自己置身度外。只有各国真正实现了在认识、目标乃至行动上的一致,国际反恐合作才有可能取得真正实质性的成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