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好一幅土家风情画卷--省城部分专家点评《乌江汉·土家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08:48 贵州日报

  11月8日,参加全省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六场方言话剧《乌江汉·土家妹》在北京路影剧院成功演出。11月9日,省戏剧创作中心和省剧协在贵阳召开座谈会,与会专家就该剧的创作、导演、舞美、音乐等方面各抒己见,在充分肯定的同时,对该剧进一步打磨提升,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宝贵意见。这里选登部分专家的精彩点评,以飨读者。

  何光渝(省文联副主席):我省类似农村题材的文艺作品表现起来总是很沉重,而《乌

江汉·土家妹》有所突破,其轻喜剧的成分观看起来让人感觉轻松愉快。其喜剧色彩似可加重,希望我们贵州有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喜剧。民族风情不是浅层次的歌舞展演,要善于和正确处理民俗民风与剧情的有机联系。剧中有三段戏里采用了土家族特有的肉莲花、花灯、大筒筒艺术形式,设想大胆,但是由于欠缺必要的铺垫和交代,不熟悉土家族的观众反到看不懂。民俗风情本就体现在土家人的平常生活之中,展现土家风情须与剧情的发展杂糅为一体。要吸收充实生活在贵州以外的土家族的代表性的传统习俗,真正打造成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表现土家生活的大戏,以“土家风情话剧”这样的口号叫响全国。

  赖汉培(省花灯剧团国家一级导演):这是一部近年来描写贵州农村生活的难得的好戏,非常有新意。一是剧本有新意;两条主线一正一喜,在正剧基础上极富喜剧色彩,塑造了一批新的历史背景下的具有新抱负、新情操、新爱情观、新的价值观的新农民形象。二是演出形式新。虽是方言话剧,又不拘泥于此,运用了富有浓郁地方风情的土家音乐、舞蹈。在幕间,大胆采用了打击乐来丰富听觉效果,如果拿捏的分寸再恰当些,甚至于再多用一些来衬托人物的心理变化可能会更好。《乌江汉·土家妹》的剧本我看过,但舞台立体化之后比剧本更好看。

  桂松林(省戏剧创作中心主任):这部方言话剧是我省近年来反映农村生活难得的好戏,第一,深入发掘了主题,有丰富的时代内涵。该剧紧扣“三农问题”,艺术地反映了贵州农民的主要生活内容和精神需求。值得强调的是,剧作者林亚军并没有将文化视角停留在呼应与配合农村发展态势的题材上,而对这一题材加以了提炼。第二,巧妙设置戏剧情节,着力塑造人物形象。将理念融入平实的风趣、风情中,与观众产生共鸣。第三,立足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营造诗化艺术意境。该剧的观赏性在于充分运用了土家族的民间音乐、舞蹈、服饰、方言俚语等艺术资源,由此增强了该剧的质朴美、生活美、风韵美等审美元素。希望经过不断的总结经验和精心打磨加工,使这部戏更加完善。

  马军(省戏剧创作中心编剧):《乌江汉·土家妹》基本可以定位为“方言风情剧”。戏是好看的,观众是满意的。我最喜欢张兴旺和吴喜妈这两个角色,这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正是构成这台轻喜剧风格正剧的最重要的元素。相比之下,剧中郭大山苍白了一些,表现力有限。此外,导演在幕间运用了土家镏子做渲染,做了很好的尝试。如果借鉴川剧帮腔以及充实一些土家歌舞音乐,视觉和听觉效果也许会更好。

  寿天书(省群艺馆戏剧部主任):铜仁地区戏剧创作表演历来有传统优势。这是一台反映贵州农村生活非常有基础的大戏。一个月前我看过一次,这次再看有了长足的进步。人物形象丰富、鲜活,不仅让观众坐得住,看完之后还能让人沉浸在剧情之中。些许不足的是演员服装比较随意,演员语速太快,节奏把握不好。

  曹海玲(省戏剧创作中心编剧):非常高兴和激动地看完了整台戏。这部戏,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观众,在方言话剧中吸收了花灯等艺术形式,有强烈的喜剧效果,既轻松又耐看。我对戏中张春妹、刘玲玲两个土家妹子比较关注,剧中关于两个土家妹子的有些情节处理比较“陡”,女人间的情感蜕变过于随意,情感逻辑不完整,合理性不够,处理比较简单和随意,观众不理解也不好接受,这两个人物建议进行深加工。

  唐煌(省戏剧创作中心编剧):看完演出,我有两大意外。观众如此之多没想到,如此多的观众随情节或喜或忧,十分投入,更没有想到。我本人是搞编剧的,看这台戏多少有些挑剔,但一个半小时看下来,我和观众们一样被剧情所打动,连我自己也没想到。整台戏剧本、表演、导演、舞美、音乐无不具有浓浓的土家乡土风情,人物真实、朴质、善良。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好戏。这部戏的成功就在于看不出导演的痕迹,从文本构成到表演、导演、舞美、音乐的结合都十分自然,非常生活化,给人亲切感。值得一提的是语言,是什么人就讲什么话,真实表现了人物的情感、爱恨、感知。

  胡九(南明区少年宫副主任):我在铜仁生活工作多年,看完《乌江汉·土家妹》,看到了熟悉的农村生活,也感受到了现代农村的发展变化,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剧中的花灯、打花猫都是土家族的传统习俗,还可以更加充分完整地展示。

  蒋兴义(省花灯剧团办公室副主任):这台戏,我们团组织了主要演员前往观摩。前一段时间参加“千场电影百场戏到基层”的活动,有一个亲身体会,农民特别渴望反映农村生活的好戏。《乌江汉·土家妹》就是一台这样的好戏。这么些年始终有这么一群人潜心于戏剧耕作,很使人感动。作为戏剧人,能看到《乌江汉·土家妹》这样的好作品倍感欣慰。

  作者:沈彬 张莹 周静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