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温馨的上海记忆铭刻在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14:16 新民晚报

  

温馨的上海记忆铭刻在心
温馨的上海记忆铭刻在心

  俞剑文

  从1933年起,上海先后接纳了25000多名来自德国及德占各国的犹太难民。在上海市民的支援下,这些旅居上海的犹太难民,度过了二战的艰难岁月。昨天,世界各地健在的前

犹太难民再次回到自己成功躲过生死劫难的“第二故乡”,和中国老邻居相聚在长阳路62号“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原摩西会堂,讲述一个个“犹太难民在上海”的故事。

  “我的一生是上海给的”

  82岁的露丝·莎妮是返沪的犹太难民中最年长的一位。这位以色列著名艺术家所有画作都是画在丝绸上的,这是早年向上海的艺术教授拜师学艺的成果。她说:这也是一种对上海的缅怀。

  在上海弄堂里跳橡皮筋

  “看,我带来了橡皮圈!”索尼亚·缪伯格摊开掌心,是一把五彩缤纷的橡皮圈。索尼亚1939年出生在上海一个德国犹太难民家庭。“那时,家里没什么玩具,我们学着周围的上海女孩,用这些橡皮圈跳橡皮筋。”1947年索尼亚随父母举家搬回柏林。成年后索尼亚成为一名教师,出版了《忆在上海的童年》等多部著作。

  年夜饭桌上学会用筷子

  国际著名生物学家卡尔·贝特汉姆2岁时随父母从奥地利来到上海。他最津津乐道的,是当年在中国邻居家里吃的一顿年夜饭:“有趣的是,就吃了那一顿饭,我一下子学会了使用筷子!”

  《犹太难民在上海》展览,让犹太人后裔了解了祖辈在上海的历史

  索尼亚·缪伯格(左)遇到老熟人摩西会堂的讲解员,喜形于色

  本报记者雍和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