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生态南昌”开始叫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2日02:13 大江网-江西日报

  

“生态南昌”开始叫响
图为风光无限的南昌市青山湖。本报记者周霖摄金秋时节,南昌的干部群众告诉记者:在富民强市,打造现代制造业生产基地和建设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推进实现“三个率先”的战略进程中,南昌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强推力,大手笔书写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雄文新篇。英雄城正阔步行进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上。

  为老百姓创造山川秀美、清新宜人的现代家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政府的责任

  进入新世纪以来,南昌市委、市政府领导在为发展成绩欣喜的同时,深深感到: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课题。随着向工业文明的迈进,生态、环境、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南昌快速发展的瓶颈。“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我们要力争什么样的‘三个率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余欣荣说:“发展不仅应尊重经济规律,还应尊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要把保护生态和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相协调,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

  发展的新思路丰富着发展的新战略,发展的新战略指导着发展的新实践。2003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基础上,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战略决策。这是一张建设“生态南昌”的路径图: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为主线,坚持建设与保护并举、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原则,以提升环境质量、保护群众身体健康为重点,通过实施“蓝天、碧水、绿化、宁静、固废污染防治、宣教”六大创模工程,建设“生态南昌”,为老百姓创造山川秀美、清新宜人的现代家园,为南昌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磁场效应”。

  建章立制,依法行政是保障。市里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施工工地渣余土污染问题的通告》、《南昌市赣江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修正案》等一系列环保政策法规,全市环评、执法监督等实现了制度化。

  山环水绕,风光绮丽,城在湖中,湖在城中,一直是南昌的骄傲,也一次次给南昌人带来许多梦想。当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口号变成行动时,南昌人打造靓丽家园的力度更大了: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市里先后投入3亿多元,自然保护区骤增至12个,面积达13.7万公顷。其中天香园形成罕见的“城市候鸟现象”,去年被载入上海基尼斯记录;实施“绿化工程”。去年,全市城市园林绿地面积逾4708.8公顷,公共绿地面积达1281.64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1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68%。

  数据表明,“生态南昌”的建设热潮,正有力推动着南昌经济社会发展。

  出“重拳”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从源头上控制工业项目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大环保”格局奏响交响曲

  有人说,在工业化时代,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是一对“孪生兄弟”。可南昌人说,推进工业化,必须避免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老路,要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羸”新路。

  在南昌采访,记者深切地感到,广大干部的发展观、政绩观正在悄然改变!

  在南昌县蒋巷镇,记者听到了市里坚决取缔土法炼油厂的故事。在加快工业发展中,该镇兴建了5家土法炼油厂。面对这一不和谐“变奏”,市委书记、市长态度坚决,采取断然举措,拆除了生产设备,推平了厂房,镇有关领导受到党纪处分。一位镇领导对记者说:“企业取缔了,虽然短期内影响财政收入,但在这个问题上醒得早,起得早,干得早,抓得早,就是科学发展观在蒋巷的生动具体体现。”

  坚决取缔蒋巷镇土法炼油厂,可算是南昌人同心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的一个范例。近年来,全市重拳出击,严肃查处了23家违法排污企业,取缔了京九蓄电池等一批违法排污企业。

  南昌市从源头上控制工业项目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工业企业退城出郊进工业园区,已展开蓝图。目前,江西制药有限公司、江西国药有限公司、煌上煌集团、南昌

柴油机厂、江西柴油机厂、江西化纤厂等10多家重点污染企业已经退城进入工业园区;江西纸业集团、洪都钢厂、南昌化工原料厂、南昌卷烟厂等10多家重点污染企业正在实施这一战略。在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转移污染源,而是从调整产品产业结构、改进工艺、提升技术及实行清洁生产等方面下功夫,走循环经济之路,为南昌实现建设与保护并举、经济与环境双赢营造了良好环境,积聚了未来发展的动力。

  南昌市对引进项目设置了“绿色门槛”,要求建设项目的能耗、物耗、污染排放水平,必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一律不上!同时,严格控制重点污染企业。江氨公司投入500多万元,兴建了一套日处理400吨含氨废水的深度水解系统,使生产废水氨氧的削减量达到90%以上;南钢公司投入4.05亿元实施了“新转炉取代老转炉”工程,城东南多年的“红烟”污染得到了治理;占南昌市大气污染负荷50%以上的南昌发电厂,已正式启动将脱硫工程。

  大刀阔斧从源头上控制工业项目对环境不良的影响,灭的是糟粕,炼的是精华,切的是苗头,添的是劲头,南昌“大环保”格局开始形成。

  全面治理城市空气污染,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强化环境监管,防止污染反弹,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南昌”开始叫响

  每当早晚,走在南昌市的大街小巷,细心的你肯定会发现,与“空气”亲密接触的居民越来越多。11月3日早晨,在绳金塔北街街心花园打

太极拳的刘填花老人感言:“以前这里小餐馆整天是油烟熏人,通过整治,空气净化了。”

  “空气净化了”,这五个字成为南昌人生活在“蓝天常现、空气清新”良好环境中的一个缩影。

  空气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老百姓从中感受到了许多的变化:全市下大力气整治餐饮油烟污染,整治“六小”经营门面6000多家;全市划定了32.9平方公里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禁燃区内滨江宾馆、江南饭店等单位拆除了一批污染严重的燃煤锅炉,改用燃气和电等清洁

能源;为对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行整治,该市推广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简易工况法”机动车尾气自动检测监控系统;在主城区和开发区划定了取缔手烧锅炉的区域,对豆类制品、小浴室等行业的手烧锅炉进行限期取缔,对108家单位进行了专项整治。

  漫步青山湖畔,南昌人“一江两河八湖”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成绩变得具体而生动。青山湖,实施了截污水、换活水等一系列措施,在沿湖1万米的岸线建设了风光带、湖滨公园,今日之青山湖,成为市民的亲水空间、休闲空间和游乐空间。象湖,周边19家主要污染企业投入数千万元进行废水治理设施建设,从160公里外引进水源活化,兴建了一批景点;有着南昌“龙须沟”之称的玉带河,多年来水体水质为劣五类,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得不到治理。市委、市政府投入巨资,经过截污、清淤、疏通、活化系统治理工程,对沿河及周边41家主要污染企业分别实施关停、搬迁、限期治理等综合措施,玉带河成为了美的空间,人的乐园。

  春来水碧似镜,秋到八湖似练。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9%以上;空气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去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0天,优良率为90.1%,较上年上升3.8%,在中部省会城市位居首位,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十名。今年1至9月,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03%,优良天数为261天,较去年提高了3.93%,在中部六城市中仍然保持第一,在全国47个重点城市中的排名为第18位,较去年同期前进了5位。

  “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生态环境,南昌人由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带来的“磁场效应”,正激发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勃勃生机。(本报记者宋海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