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白骨精”错过婚配佳期第三轮单身危机袭全国(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2日13:42 信息时报

  

“白骨精”错过婚配佳期第三轮单身危机袭全国(图)

  一位挂着“我找女人结婚”牌的青年男子行走在大街上。CFP供图

  北京消息 最近,季涛的父母三天两头打电话,催促27岁的儿子赶紧交女友结婚,可他自己觉得单身生活还没过够。季涛并没有意识到,他正置身于新一波都市青年单身潮中,

这股潮流正引起中国社会的某种不安。就这样,适龄青年婚恋问题作为一个影响越来越多人们的新“危机”,从隐性到显性,进入社会公众视野。

  从被动单身到主动单身

  无论是生活方式上,还是对待婚姻的价值观念上,这次单身潮都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很多人是从被动单身到主动单身,成为这次“单身潮”区别于前两次危机的最大特点。很多青年人不是找不着婚恋对象,而是不想婚恋,所以才出现父母着急、子女却不以为然的状况。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陈新欣女士和交友网站经理金先生表示,现代青年婚姻观、价值观都发生改变,“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已经不再受到认可,“他们更看重思想交流,要求有共同语言。

  单身女白领成弱势群体

  单身女白领越来越多是这次单身潮的另一个特点,很多白领女性过于忙碌,在交友方面其实是弱势群体。天津社科院社会学家郝麦收认为,这几年显现的青年单身问题主要集中在女性身上,而且是越优秀的女性,择偶越难,这是由于她们当中很多人在学业上、工作上都很优秀,但错过最佳择偶机会,再加上眼光高,无奈成为单身贵族。

  针对择偶过程中阴盛阳衰原因,婚姻专家分析认为,女性往往要求男性比自己更强,所以限制了自己择偶范围,女性要在事业中获得成功,可能要付出比男性更多努力,从而耽误谈婚论嫁;家庭传统观念施加给女性更多婚姻紧张感。

  “白骨精”错过婚配

  一家婚介所工作人员王女士表示,如今的“婚配难”与过去的“老大难”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过去的老大难,一般都是指外表条件比较差、经济能力比较低、文化程度不高的一些大龄青年。但现在你会发现,现在很多大龄未婚青年,不仅文化程度高,经济能力强,而且相貌也绝对不差,甚至有部分人因为太优秀反而使婚姻问题变得困难。”

  郝麦收分析说,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加。很多年轻人忙着求学挣文凭、寻找好工作拼命挣钱、发展自己的事业(通常被戏称为“白骨精”,即白领、骨干、精英),等到有时间关注个人的恋爱婚姻问题时,通常已经进入事业稳定期,也错过最好的、最有激情、有“感觉”的年龄段。

  第一次危机时间:1950年至1953年特点:男性“困难户”居多背景: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解决方式:组织手段,领导介绍

  组织劝导领导说媒

  新中国第一次单身危机出现在50多年前,革命年代很多人无暇顾及个人问题,还有部分人遵从父母之命成婚,但并没有和伴侣共同生活,只有形式婚姻,也有些是原有婚姻受地位和环境的改变冲击发生婚变,这些问题在建国后逐渐显露出来。

  1950年5月,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随之而来的是波及全国的离婚风潮。很多人因为这部法律解除父母之命的形式婚姻。那时期的离婚率至今都是最高的,1953年全国离结率(即这一年中离婚数与结婚数之比)在53%左右,简言之,这一年每出现100对结婚者就会同时出现53对离婚者。而1980年这一数字仅为4.75%,1997年则是13%。2002年北京市的离结率曾经达到全国最高点,也不过是50.9%。第一次单身危机中单身男性居多,但这次的单身最终通过领导帮助得以解决,比如领导通过组织劝导、说服工作,介绍年轻女性给那些单身军官。通过这种组织手段,在1953年,这次单身危机基本得到解决。

  第二次危机时间:上世纪70年代末至1985年特点:女性成为受害者背景:知识青年返城解决方式:政府关心,新择偶方式兴起

  大搞联谊 政府做媒

  上世纪70年代末,新的单身危机来袭。“文革”结束,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城里迅速聚集起一批大龄单身青年。但是,女性成为这次危机的受害者,因为很多男知青在下乡时接受当地女青年,恋爱成家,但从大城市来的女青年很难接受当地男青年,宁肯单身也不愿“下嫁”。

  20多年前的这次青年单身危机,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当年婚姻受家庭出身、政治背景影响较大,成为很多青年单身的重要原因。组织谈话、组织介绍以及每隔一段时间就搞的联谊活动成为那一时代青年深刻的记忆。那时,政府关心并号召关心大龄青年婚姻问题,共青团、妇联、工会大张旗鼓组织青年男女联谊活动,很多人的婚姻大事通过这种途径得以解决。与此同时,新的择偶方式在这次单身危机中崭露头角,并走向多样化。

  大约持续至1985年,这次危机基本解决,而其中很少一部分人至今单身,这拨人如今已过50岁。

  “父母相亲会”白领海选对象全国遍地开花

  11月12日,在南京白马公园,3000多对老年夫妇每对手里都要拿着报纸大小的彩色照片的牌子,上面写着编号、年龄、身高、学历以及百余字的个人介绍,为自己子女物色另一半的“父母相亲会”。

  同时,一场名为“2005浪漫盛典”白领交友游园会日前在上海某公园举行,近4000名上海单身青年男女参与。因进场人数多,主办方给游园男女编了号,人手一本《浪漫密笈》,可根据编号查阅联系方式,还设置海选和PK,海选吸引大量单身男女加入,每人有30秒上台自我介绍,然后根据票选高低决定下一场复赛名单。

  据了解,在中国,可考证的父母相亲会场所最早始于北京龙潭公园,是民间自发的,今年迅速在天津、上海、杭州、重庆、深圳等大城市得到复制,而且人数越来越多,场面越来越热闹。

  资料链接

  11月11日光棍过节

  寻找光棍节的起源,成为很多人热衷的事情。网上也流传着多个版本的光棍节起源。一个被广泛转载的帖子指出,光棍节起源于4个单身汉。他们在11月11日这天打麻将,从早上11点直到晚上11点,为纪念这种没有妻子的生活而决定设立节日。这个版本因为过于巧合,遭到回帖者的一致否定。但这并不能阻止它成为所有光棍节起源说法中流传最广的一个。

  另一个乍看之下权威性十足的说法,是说光棍节与很多其他节日一样,起源于遥远的古罗马。据称,古罗马暴君克劳多斯时代,战事不断,暴君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为了保证人们专注于战争,他下令禁止于此时结婚,甚至连已订了婚的人也要马上解除婚约。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走向战场。一名受人尊敬的修士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并帮助一对情侣悄悄地举行了婚礼。结果,克劳多斯暴跳如雷,瓦伦丁被投入地牢,并在11月11日受尽折磨而死。这一天就被定为光棍节,以此纪念瓦伦丁。

  另一个现实主义版的说法则言之凿凿,称光棍节于上世纪90年代初诞生于南京高校,是校园趣味文化的代表产品之一。随着一批批学子走出校园,渐渐向社会弥散。

  光棍节的起源众说纷纭,难有定论,不过这并不能阻止它的风行。2004年,光棍节突然强势出击,冲入了公众视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过节”。

  随着不同版本、花样翻新的演绎,光棍节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光贵”成为很多人认同的这一天的吉祥语。有人为光棍节设计了吉祥物:4根油条和1个包子。倡导者认为,这不仅代表“11·11”字样,更是提倡单身汉们以此为早餐,寓意是过健康的单身生活。除了光棍二字突破了“单身男子”的意思,变得男女通用外,光棍节也成为越来越多非单身者的狂欢节日。

  不过,光棍节最大的作用,显然是为人们摆脱“光棍”而服务。当然,商家也没有错过这样大好商机,有旅行社借光棍节之机推出交友旅游路线,以旅游为契机为单身者制造机会,非常热闹。也许不久的将来,“光棍经济”会成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中国妇联妇研所博士陈慧平认为,11月11日光棍节的流行,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单身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社会多元化的反映。在光棍节流行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社会评价体系的转变,单身已不再是个人生活失败的代名词,社会对选择了单身生活的人也持更加理性与宽容的态度。本版专题《中国青年报》供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