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长三角地区着手解决同构竞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2日15:10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1月12日电(新华社记者姜帆徐寿松裘立华)日前,上海在闸北区正式启动中心城区内最大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有专家认为:此举表明,上海开始放弃对低端制造业的争夺,改而向高端生产、服务业融合领域进军,并为长三角世界级制造基地提供服务支撑。长期以来困扰长三角的同构竞争问题终于开始改变。

  上海:悄然放弃低端制造业的争夺

  “竞争—合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区域经济规划,长三角区域规划即将于2006年3月新鲜出炉。而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在宏观层面获得解决路径之前,长三角16个城市已经开始悄悄改变产业布局,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闸北是上海传统的工业区。随着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这里的传统工业耗费资源多、附加值低的比较劣势凸显。因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原有工业基础,引进相关产业的研发、销售、采购、工业设计、咨询和创意中心,为高端制造业提供生产性服务,就成了它实现产业升级的新路。

  这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规划面积为6000余亩,总建筑面积达390万平方米。闸北区副区长刘春景说,截至9月,这个集聚区已吸引世界最大的自动扶梯制造商瑞士迅达电梯中国总部等大企业落户。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在不断拓宽,一改传统工业布局零散、低效高能耗的局面。

  闸北区的变化只是上海着力打造8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一个缩影。据悉,目前上海发展“3+5”生产性服务业的规划业已形成并逐步实施。其中,3个重点专业性服务业是汽车服务、工程装备配套服务和工业信息服务,5个公共性服务业为技术服务、现代物流、工业房地产、工业咨询服务和其它工业服务。

  可是就在数年前,上海还通过“173计划”等手段,与周边城市争夺制造业投资。同质竞争现象愈演愈烈,制造业结构雷同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最大难点和障碍。

  “现代服务业基地+产业集群”:长三角发展新格局

  对发达国家大城市经济发展的研究表明,一幢高级商务楼里众多生产性服务公司所产生的效益,与城乡接合部7.8平方公里区域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当。这“诱使”上海不仅要为自身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支持,而且要发挥科研院所和研发、咨询、培训、物流等方面的优势,为长三角世界级制造基地提供服务支撑。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就为苏南、浙北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技术服务。上海口岸也一直是长三角制造走向世界的窗口。

  “现在,‘沪店台厂’‘沪脑台厂’成了台州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台州市市长张鸿铭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10万台州人在上海经商。他们往往一手紧抓上海的技术、资金和市场,一手依托台州的“块状经济”。

  在物流体系方面,2004年,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达到3.7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455万标箱,分别达到世界二、三位,对促进长三角制造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海未来的定位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这4个中心再加上科研院所、高端制造业的技术优势,使上海成为长三角制造业高地上最突出的现代服务业平台。

  城市功能定位:破解长三角产业同构的支点

  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成员、上海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指出:“十一五”期间,我们将通过城市本身的差异化发展,带动各地产业的差异化发展。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将成为“十一五”规划中调整长三角产业布局的点睛之笔。

  长三角的主要城市都围绕在上海周围,支撑着上海大都市圈的形成。然而同时,这些城市间在产业方面的同构竞争也从未停止过。

  无论是在《上海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行动方案》,或是《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纲要》,还是江苏的“沿江开发战略”中,汽车、石化、电子信息产业等均为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选择汽车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的有11个,选择石化业的有8个,选择电子信息业的有12个。

  要避免由产业同构造成的同质竞争,如果完全依靠市场的优胜劣汰,则成本太高;如果完全依靠行政手段,则可能“一放就乱,一管就死”,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产业结构趋同的背后是行政分割造成的城市功能趋同。”郁鸿胜说,“各个城市没有在区域经济中形成明确、合理的功能定位,大家都是什么对地方经济有利就做什么,城市之间就是同构化竞争,因此才会形成产业同构竞争的局面。”

  以江苏南通为例,南通市发改委对南通“十一五”乃至更长时间在长三角的功能定位是:上海大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长三角重要的基础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北翼的现代物流中心。按照这个定位,依托南通的交通、用水、土地、环境资源优势发展的重化工、造船、现代物流等行业成为重点。“这些是我们的优势。”南通市发改委副主任戴泽晖说,“所以要大力发展。如果我们撇开这些优势,却去与上海在金融服务方面竞争,与苏州在IT产业方面竞争,就背离了我们的定位,实际上也走不通。”

  这样的观点,已日渐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规划中的主流。充分考虑到城市在长三角区域中的位置、本身的资源禀赋以及发展现状的城市定位,在未来将对长三角新的产业布局产生深远影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