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蔗糖业更加甜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3日07:44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冯华

  金秋十月,在广东湛江的国家“双高”糖蔗产业化示范基地里,正在干活的遂溪县北坡镇下黎村农民叶养告诉记者,以前种的甘蔗最好时每亩地收5吨,这两年换了新品种,再加上深松土、平衡施肥、生物防治等配套栽培技术,一亩地最少能收8吨甘蔗,每亩增收500元以上。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甘蔗生产国,但甘蔗单产长期低于世界水平。上世纪90年代中期,蔗糖厂普遍亏本,甘蔗价格也降到最低,全行业面临崩溃的危机。在蔗糖业中,甘蔗品种的改良对糖业科技的贡献率占60%以上。从1995年开始,通过“948”项目“甘蔗良种和技术引进与推广”,我国相继从国外引进370多份甘蔗种质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甘蔗基因库。据统计,2003—2004榨季,我国甘蔗每亩单产达到68吨/公顷,略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全国甘蔗平均蔗糖分达14.3%,比引进前提高了3.28个百分点,吨糖生产成本从2200元下降到1632元。

  “现在推广的八九个甘蔗品种,产量都在100—120吨/公顷,糖分含量在15%以上,最高达到17.8%。”农业部甘蔗首席专家陈如凯望着一人多高的甘蔗欣慰地说。这时,种了1600亩甘蔗的北坡镇农民翟杰被村干部推搡到记者面前,“1600亩?那你一定很有家底喽?”记者半开玩笑地问道,翟杰连忙摇头,“这主要靠大华公司的帮助。”翟杰告诉记者,他和广东大华糖业有限公司签了订单,种甘蔗的良种、化肥、农药等费用都由大华公司先垫付,等甘蔗收购时再从中扣除,种植过程中的施肥、犁地、打药等都有技术辅导,还免费提供机耕服务,每年纯收入在90万元以上。

  “以前没本钱,想多种也不行。”翟杰说有一年甘蔗的收购价只有90多元/吨,连本儿都没收回来。而今年和大华签的订单收购价为210元/吨,如果市场上糖价提高,大华还会将高出部分的60%返还给他们。

  “原料基地是制糖企业的‘第一车间’,大华合同农户的亩产都在8吨以上,远高于全国4.6吨的平均水平;含糖量提高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过去1吨白糖需要10吨甘蔗,现在只需8吨甘蔗,单这项就节省了400元/吨的成本。”广东大华糖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华明给记者算了笔经济账,“帮助合同农户更换良种、传授良法,虽然需要一些投入,但从长远来看,还是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

  “以往科研成果主要通过农科所推广,效果有限;看来要让科研成果产业化,还要靠龙头企业带动。”品味着甘蔗的甜蜜,陈如凯说。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3日第六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