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佛山宣言》 架起沟通之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3日09:15 大洋网-广州日报

  2005年11月12日10时30分。来自亚洲23个国家的文化部长在佛山签署了对亚洲国家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佛山宣言》。“她将为各国文化架起沟通的桥梁”、“今后亚洲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将更密切更有组织地进行”……宣言签署后,各国文化部长们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高度评价了《佛山宣言》,并从各自国家的角度,对宣言进行精彩的“解读”。

  印度新闻广播文化副部长 尼娜·兰简

  宣言架起沟通的桥梁

  印度新闻广播文化副部长尼娜·兰简女士告诉记者,论坛为各国文化架起沟通的桥梁。各国文化有相似的地方但也存在着差异,因此交流十分重要。

  她微笑着赞扬,“《佛山宣言》在文化交流上迈出了很成功的一步,在全球化背景下怎样保持和发展传统文化方面达成了一些共识,中国非常成功地举办了这次亚洲文化部长论坛,我为此祝贺,我国也应该学习中国在文化交流方面的成功经验。”她表示,印度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政策和措施,做了很大努力,论坛之后将积极落实,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同时发展新文化。

  韩国文化观光部副部长 裴钟信

  “韩流”蕴涵中国古典文化影子

  “《佛山宣言》是亚洲各国首次达成的文化宣言,会议虽结束但不是完结而是新的开始。”韩国文化观光部副部长裴钟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希望每年都有类似的会议,进行实际性的交流合作,尤其是民间的文化交流。对于如何发展文化艺术产业,裴钟信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并不是由政府下命令就可以完成的,关键要给艺术家们提供一个固定的艺术空间,让艺术家自由创作。而艺术的承传与发展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才,还有相关设施的不断完善。

  裴钟信表示,韩国和中国同属东亚,价值观念上有很多非常相似的地方。对于近年来中国出现的“韩流”现象,裴钟信认为“韩流”能够在中国流行是因为它在中国重新找到了古典文化的影子。在文化艺术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每个国家要发展自己的文化就必须首先保持自己的特色。

  日本文化厅次长 加茂川幸夫

  “李小龙”成为文化窗口

  日本文化厅次长加茂川幸夫告诉记者,出席本次论坛并签署《佛山宣言》收获很大,各国文化部长在宣言中达成共识。

  说起佛山文化,加茂川幸夫先生马上想到祖籍顺德的香港著名“功夫”明星李小龙。“小时候,我非常喜欢看武打片,特别是李小龙的。”他对记者说,“我也知道佛山的黄飞鸿。”加茂川幸夫先生指出,武术文化是佛山非常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之一,传承至今十分可贵。

  越南文化通讯部部长 范光毅

  宣言尊重各国文化多样性

  范光毅说,《佛山宣言》最好的一点是顾及到了各国文化的多样性,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协商和修改,在尊重各国文化的基础上,对各国文化多样性的根源做了深入探讨,协商形成了部分条例,包括促进各国交流合作,增强越南和中国的友谊,加强双方合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范光毅告诉记者,自己几乎每年都有机会来中国开类似的文化工作会议,他对中国的文化保护工作非常佩服,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菲律宾文委主席 安波斯R. 奥坎博

  文化蕴藏在生活中

  菲律宾文委主席在新闻发布会上告诉记者,他有一半中国血统,来到中国就等于回到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他说:“菲律宾与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文化联系,我本人就是这种联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我的父亲是中国人。”他用这个例子来证明中菲两国关系源远流长。

  他强调,真正的文化既体现在历史中,也蕴藏在生活中,生活的每一方面,可能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新加坡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部长 李文献

  文化对社会发展贡献越来越大

  李文献在庆功宴上代表各国部长发言说,《佛山宣言》只有短短的一页纸,但它充分体现了我们讨论的核心内容。《佛山宣言》标志着各国在文化交流上迈出的第一步,一方面亚洲各国需要各自发展,另一方面需要互相交流和扶持。体现了在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趋势下,加强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面临的挑战,我们必须发扬自身文化遗产和艺术,但这不是关起门窗就可以做到的,必须与世界接触。《佛山宣言》真正体现并重申了亚洲各国的承诺、决心和信心,我们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发扬和支持各国的文化事业上。(来源: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