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韩流”反哺中国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00:16 红网

  在此间出席亚洲文化部长论坛的韩国文化观光部副部长裴钟信1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韩两国的价值观念非常相近,所谓‘韩流’实际上是在韩国文化中重新找到了中国的古典文化。”(新华网2005年11月13日)

  《大长今》在中国走红,使得“韩流”再度在中国掀起了一轮冲击波。韩国文化为何拥有如此魅力,中国人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现在,韩国文化官员的这番话,似乎告诉了我

们答案:韩国文化在汲取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后,融入了韩国自己的意蕴,然后才放射出无限的文化魅力。也就是说,“韩流”之所以在中国受欢迎,源于中韩文化同源,并且韩国人不讳言中国古典文学是源,韩国今天的包括电视剧在内的文化,不过是“流”而已。当然,人家这个“流”,因为是标准的“混血儿”,有两国各自的精华文化作母乳,一经问世,便所向披靡,同时折服了韩国和中国的观众。所谓奥秘,不过在于谁能较好地继承并发扬了汉文化,谁就占领了新时代的文化制高点而已。

  听了裴钟信先生的解释,我想到了一个词:反哺。汉文化的乳汁喂养了韩文化,韩文化在日臻完善之后,重新输回中国,反哺中国。这种现象,符合世界文化交流的规律,不足为奇。我们所需要面对的是,在“韩流”冲击波面前,不必自卑;该学习的时候,也不妨放下惟我独尊的架子。研究韩流成功的经验之道,对中国当代文化的成熟,很有必要。

  当代中国的文化现状,就整体而言,媚外有余,尚古不足。即便尚古,照搬多于发扬,如此低级的“拿来”,和邯郸学步没有太多的差别。好比一个汉语都没学好的人,在说的英语还不能让外国人真正理解的情况下,要求他去从事双语教学,能教好双语课吗?同理,中国的文化工作者,假如连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即韩国人所说的中国古典文化)是什么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或者说一知半解,便忙着去“埋锅造饭”,“烹饪”文化产品,嫌口味不佳,再弄点洋葱、洋味精点缀,试想这样的文化产品,中国文化的精华何在,外国文化的精华何在?假如只是个“大杂烩”,观众不叫好。就不能怪观众“崇洋媚外”了。

  缺少传统文化的底蕴,缺乏当代精神的意蕴,算得上当代中国文化产品的致命弱点了。君不见,重大题材的历史剧,尚且文化硬伤多多,何况那些一般的影视作品呢。所以,与其感慨中国的影视剧没劲儿,不如埋头读点古人。自己祖先的东西都视而不见,偏偏留给韩国和日本人去“啃”,吃亏的到底是谁,现在应该不言自明了吧。

  能流传到今天的传统文化,其生命力不可谓不旺盛。我们能真正把这些古典文化当作遗产,当作知识去继承,相信她们融入到现代人的血液中后,焕发出异彩,当不成问题。“汉流”涌入韩国、日本之时,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课集体考试合格之时。

  有了学习的目标,凭借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达到既定目标,应该为时不会太远了。

  (稿源:红网)

  (作者:刘海明)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