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爱心请你悄悄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06:10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截至2004年底,在全国,在校的贫困大学生多达260万。而几乎每个优秀的贫困生都有过受人捐助的经历,但有些经历并没令他们感到愉快,反而带来了心灵上的伤害。

  “让我们抱着一张放大的支票,再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一张大红纸上贴出去,然后就是一片刺眼的闪光灯。这样被人像木偶一样摆弄来摆弄去心里真不是滋味,难道所有的原因都是因为我穷吗?穷我不怕,可我怕没自尊。”说这话的,是吉林省某高校历史系3年级的一

位男生。来自黑龙江省庆安县农村的他,背负着一家人的全部希望以全系最高分考入这所大学,因为成绩优异,有一些企业或单位对他进行了资助。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魏义梅说:“许多贫困学生心理非常敏感,不希望将自己的贫困公之于众,不希望因贫困受人关注。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给予资助的企业,都应理解和尊重他们。在捐赠仪式上,让贫困生领资助款、发言等,无非是表达对资助方的感谢,多少有点“接受恩施”的味道,这样的形式不搞为好。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部分专家认为,贫困生是个特殊的群体,需要关怀。学生和社会在表达关怀时,应该满怀真诚,也要讲究关怀艺术。要理解贫困生,但这种理解不是迁就和过度呵护,而要在激励他们的同时加以引导,在经济资助的同时重视精神关怀,引导他们自强、自信、自立、乐观的生活态度。社会不需要刻意为贫困生保密,在捐助仪式上,是否让受助学生亮相也可以因人而异,有的学生不喜欢“曝光”,不必强求他们上台;有的学生能坦然面对贫困事实,心态开放,让他们上台发言表示感谢也无妨。新华社记者王莹马扬(据新华社长春11月13日专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