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田成平:单位缴费2006年将不划入个人养老账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07:47 新华网

  政策延续 范围扩大 城乡统筹——劳动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谈“十一五”期间我国劳动保障政策

  新华网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贺劲松、刘羊旸)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劳动者的“安全网”。“十五”期间我国劳动保障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十一五”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确定了怎样的目标,又有哪些有益于百姓的新举措、新政策出台。日前,劳动和社会保

障部部长田成平就“十一五”期间我国劳动保障政策有关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5年将有4500万人走上工作岗位

  “下一个5年,我国城镇将有4500万人走上工作岗位,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5%以内。”田成平说。当记者问到将如何确保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时,田成平表示,将实施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并举的就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现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同时,完善并实施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基于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问题,重点做好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辅业改制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问题。加大对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城市和困难行业的支持力度,解决好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

  田成平还表示:“2002年确定的再就业政策期限原定执行到2005年底,考虑到新的就业形势和任务,‘十一五’期间将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并对现行各项政策进行调整和充实,使得政策延续、范围扩大、城乡统筹就业。”

  为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明确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可向商业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扩大贷款规模。相比原政策,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增加了国有企业办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以及城镇复员转业军人。贷款贴息的范围也从现行规定的19个微利项目调整为由各地根据实际确定,并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备案。

  为切实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将享受政策的对象范围扩展到了厂办大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中的“4050”人员,以及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长期失业人员。为解决再就业者“病有所医”的问题,社会保险补贴项目在原来养老、失业保险的基础上增加了医疗保险。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50”人员在公益性岗位工作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期限可按其工作期限相应延长。

  为促进城乡统筹就业,进一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和跨地区就业的限制,完善农村劳动者进城务工和跨地区就业合法权益保障的政策措施。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服务,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可享受一次性的职业培训补贴。“我刚才只列举了调整后的政策中的一部分,此外对现行政策还做了很多扩展和充实,这将给我国老百姓带来更多实惠。”田成平兴奋地告诉记者。

  · 危险的缺口

  中国养老金缺口到底有多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前任部长郑斯林给出的数据是2.5万亿,而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更倾向于引用世界银行5月份提供的研究数据——9.15万亿。全文

  “发展中的中国养老体系面临严峻考验。社保基金增值保值任重道远。”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近日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专题演讲。

  项怀诚说,人口普查及人口研究中心预测数据显示,203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相当于现在欧盟15国的人口总和;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和3.35亿,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我国现在虽然还处于劳动力黄金时期,但60岁以上人口超过14%,65岁以上人口超过10%,按照国际社会标准,我们显然已经跨进了老龄化社会的门槛。”

  新华网北京11月9日电(记者陈二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9日表示,目前,我国公共养老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只占人口总数的15%,低于世界劳工组织确定的20%的国际最低标准。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 未来谁为我们养老?

  “未来谁为我们养老?这是一个不能不正视的问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夏学銮教授表示,相关管理部门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老有所养”还不容乐观。养老保险面临着覆盖面窄、水平低等问题,有关部门的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全文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养老”已成为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挑战:政府基于现收现付计划提供养老金,遇到人口的挑战;强化个人账户功能进行的养老储蓄,遇到政策风险、通胀风险、道德风险、投资风险等挑战。而所有这些负担似乎都转嫁给了养老保险。

  ·

  ·

  ·

  ·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