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本报报道有望促成公共文化机构与教育网站联姻 让公益文化资源1+1>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09:05 南方日报

  公共文化设施与公益服务之⑤

  本报讯(记者/洪奕宜 张玮)连日来,本报对科学馆、少年宫、博物馆、仙湖植物园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公益性服务调查引起社会上广泛关注,市民们也纷纷致电,在认同调查所指出的问题的同时,更希望能有一个解决此类设施服务和监管的办法。公共文化机构应如何更有效地发布信息?如何更主动地去发挥他们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有为”意识?记者就

此专门采访了教育界有关学者和政协委员。

  值得高兴的是,本报报道有望促成科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与深圳最大的教育网站的联姻。市教育局近日表示,十分乐意在“深圳教育网”上开辟一处网络空间,及时发布和更新科学馆、少年宫、博物馆等公益文化机构的公益性服务,让市民特别是青少年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到最新的展览、讲座等相关资讯。

  调查现状综述

  公益服务,尤其是对青少年的部分做得不到位,存在展出内容不丰富、形式不多元等情况;

  信息发布并不流通,往往是当事单位联系学校,造成孩子、家长等被动接收信息;

  服务需要资金,政府虽也财政拨款,但部分设施管理人因各种原因仍认为无法满足服务内容的更新,仍有创收需求;;

  由于没有相应的外力监管,一些有条件的当事单位也存在不作为的情况。

  访谈内容

  有效整合将发挥特效

  访谈对象

  陈观光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副局长

  唐海海 市政协委员、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

  关于服务

  是孩子受教的重要场所

  问: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益性的文化服务是否是它的责任?尤其是面对未成年人,是否应该将其作为分内之责?

  陈观光:是应该提供公益性服务,特别为青少年。现在城市里的小孩越来越多,可是提供给青少年活动的公共空间却少之又少。当然,现在各类培训班、兴趣班是名目繁多,可是很多都要收费,免费的场所实在有限。这些场所作为“第二课堂”的功能都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为什么?老实说,正像你们的调查所反映的,现在有些公共文化场所确实面临着难处:政府投资了,该如何运作,靠他们自己,这就面临着如何创收的问题。就拿科学馆来说,从它的构造来看,并不完全符合开展公益性服务的场所设计,或许最初建馆的时候,科学馆并不纯粹地只是一个公益性文化设施,或许它还承担着另外的功能。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有政协委员早已关注过,也建议过改造。

  唐海海:既然是政府投资的公共文化设施,当然应该提供公益性服务。现在孩子的视野太狭窄了,除了家庭教育就是学校教育,而社会教育本来应该是孩子们成长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提供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和平台,如果这些公共文化设施都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必然孩子在接受社会教育方面的缺失。现在有些公益性场所名存实亡,根本没有发挥到其应该起的作用。

  关于信息发布

  教育局愿意帮助发布信息

  问:公共文化设施少人光顾的一大原因,是其信息发布的线性模式,这给市民造成形式单一、被动的感觉,这说明连接公共文化设施和受众对象的沟通渠道存在空白。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是否有好的形式可供借鉴来解决这个问题?

  陈观光:信息渠道不畅通,导致信息不对称,这也是公共文化设施最终没能发挥其最大功效的一个原因。在这点,我想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比如深圳教育网,这是全市最大的一个教育网站,点击率也是比较高,完全可以开辟出一个空间,或者把科学馆、博物馆、少年宫、图书馆等网站做,无论是学校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只要登录这个网站,那么,科学馆有什么科普讲座、博物馆有什么展览、少年宫有什么活动,都一目了然。教育局还是很乐意做这个事情的。

  唐海海:我们脑海里“大文化”的概念不强,现在都讲文化产业,可是并不意味着要以牺牲文化事业为代价。其实,公益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可以实现一个“双赢”:比如,野生动物园向孩子们开放之后,也可以接受孩子团体的义务服务,孩子在参观动物园增长见识的同时,也可以学会如何为游客服务,可以做个小小的义务讲解员,这不是“双赢”吗?

  关于责任

  公共文化设施应有所作为

  问: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本应努力争取其最大化地发挥文化效益。但就现状看相关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主管机构发展动力不足,一方面是资金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无所作为”的主观意识阻碍了这一效能的发挥,存在“建好后,无人或少人管”的情况。对这类设施该如何监管?如何能促使相关机构主动地“有所作为”?

  陈观光:是的,这个问题确实存在,现在政府投资了,可是究竟这些机构能提供多少公益性服务?效果如何?都没有一个考核指标,这也是导致他们动力不足的原因,因为怎么干都无所谓,反正都有政府投资出钱。在这方面政府能否提出硬性要求,比如政府今年投资了这么多资金,你要保证能完成多少展览,或者多少场讲座之类的,保证有一定的公益效果。否则就是可有可无。每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都会提出相关的意见,这其实也是一种监督。

  另外,对于那些确实承担着“创收”压力的单位来说,可以采取对学生免费、对成年人适当收费的办法,既让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真正发挥“公益”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筹资金”,不至于因完全依赖政府投入而被资金问题束缚了本该有所作为的手脚。

  唐海海:我觉得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这些公益性文化场所并没有将其应有的公益服务功能发挥出来。现在动不动就要去建什么新的场所,开发新的资源,可是原有的场所和资源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利用和开发。

  如果教育能和社会服务有机结合,这个效益是成倍地增加。1加1可以大于2。如何整合?这又牵涉到目前管理体制的问题:科学馆是归科技局管,博物馆是归文化局管,少年宫是归团市委管,部门与部门是各自独立,缺少横向联系,而作为教育部门,没有权力指挥协调这些部门。如果能有一个专门协调管理这些公益性文化设施的部门或办公室,建立起馆际之间的联系,那就可以发挥很大的功效,责任也明晰很多。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制定相关的考核指标,对工作任务和效益加以量化,那么我想这些公益文化机构也会更有动力和责任了。

  图:

  博物馆的展厅内十分冷清。如何将教育功能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是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何俊 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