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有奖退出”难解“壶垢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09:10 上海青年报

  □蒹葭近日,江苏海门市出台公务员退出机制,规定凡达到一定工作年限和年龄较大的公务员提前退休将增加1至3档的工资;已满5年最低服务年限的公务员,自愿辞职从事个体经营或到非公企业等,一次性给予5至8年基本工资的辞职补偿金。(《新京报》11月13日)建立公务员退出机制的目的不外乎三:一是减少公务员队伍庞大之压力;二是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三是为补充“新鲜血液”拓展空间。而海门市采取“有奖退出”的办法,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依靠经济刺激来激发公务员退出积极性的非常规举措,与规范有效的退出机制显然

不能相提并论,其潜在的危害不可忽视。

  固然,从减少公务员数量的角度讲,“有奖退出”或许能够带来一定的效应。但公务员退出机制的目的不在于数量的减少,而在于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可以想见,“有奖退出”的响应者主要包括两类公务员:一是年岁大、素质低、缺乏前途的公务员,他们的事业之船即将靠港,“有奖退出”对他们来说是意外的犒赏;二是年轻有为、前途不可限量的公务员,他们权衡利弊得失,可能会借机舍弃公务员职位,而去其他领域博取更为丰厚的报酬。而那些既无能力优势又无年龄优势的平庸者,一方面人生之路还很漫长,一方面又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参与其他领域的竞争,所以不可能为“有奖退出”所动而舍弃公务员岗位。

  众所周知,水壶用长了,内壁会附着一层壶垢。装进水壶的水多少带有复杂的成分,经过一段时间的静止,杂质沉淀下去,凝为壶垢。这样,倒出去的水更为纯净了,可水壶内壁的壶垢却日积月累,越来越厚。这就是“壶垢现象”。

  “有奖退出”的本意,是通过简单的经济激励来“剥除壶垢”,使公务员队伍更为“纯净”,结果却容易走向反面,“壶垢”不会主动退出,反而是年富力强、能力超卓者退出公务员队伍。

  “有奖退出”政策的出台,暴露了一些地方政府缺乏科学管理理念、迷信经济刺激可以包办一切的痼疾。笔者认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根本在于完善公务员在职管理,建立科学的、以能力为本的人才评价和政绩评价体系,形成规范的优胜劣汰机制。采取“有奖退出”的物质刺激方法试图剔除“壶垢”,无疑是行不通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