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重视生活中的“心理应激”需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14:36 新民晚报

  “随着价值观念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事实上,人们生活中的心理应激因素正在明显增加。”肖泽萍教授坦言,有些时候自己也似乎有一点“焦虑”了。作为“第4届泛亚太地区心理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承办方的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院长,肖泽萍希望有更多人来关注“亟需解决的心理问题”。

  我们的交谈是从“沙兰中心小学坍塌”事件开始的。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家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邀请,这里有专家一同参加了赴黑龙江牡丹江洪灾心理干预医疗队。“其实最早的时候,人们不明白那些越战老兵们为什么连‘人格’都变了!现在学术界的共识是,重大创伤甚至可以造成在大脑的组织结构上留下永久的‘疤痕’。这也就是我们在大连空难、云南地震、黑龙江洪水等等灾难之后,开始进行了及早的心理评估、心理辅导工作的理由。”

  肖教授指出,“创伤”之外,生存压力引发的诸多心理应激因素,同样也广泛涉及到各行业、各阶层、各年龄段的人群。以无法回避的“学生自杀”为例,它说明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某些心理弱点,也暴露了我们公共卫生服务的一个“盲区”。一项有关上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杀态度的调查提示,有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这种状况与“自杀态度”呈显著相关关系。

  令肖教授担忧的是,我们的校园里还缺少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师,还不能实现有针对性地对高中生、大学生进行关于“知、情、意、行”心理品质的大规模培养,或者说根本就不能形成有效的疏导;

  我们的“精神卫生资源”还过多地集中在科研、教学和专科医疗机构内,全市市级综合性医院中只有二三家设有单独的、能够贯穿患者治疗始终的“心身科”,社区内的心理诊疗活动几乎更是一项空白;

  我们的“心理应激干预”工作还没有能够一体化、制度化,如已经开通的“健康热线”在发现严重心理问题“苗子”时互不沟通,各相关部门在具体干预行动上也缺少协调。

  “其实,如此重要的问题关系到我们大家,也需要我们大家一同努力对应。”肖教授最后呼吁道。

  本报记者施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