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临汾下一步该建“故宫”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00:13 红网

  临汾市已经连续三年被戴上全国污染第一的帽子。而市内的几条主要干道,路面也是坑坑洼洼。但是,临汾市政府没有把重点放在治理污染和交通堵塞上,却耗费巨资仿造起了“天安门”、“天坛”、高达21米的汉白玉雕饰而成的“中国第一华表”,以及高达50米的华门(当地官方资料中称其为“天下第一门”),这些建筑的设计和策划者、尧都区区长尧青平说,“我修华门广场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好多老百姓一辈子也去不了北京,让他们在临汾看看‘天安门’、‘天坛’有什么不好?”(《广州日报》11月14日)

  多么让人“感动”的好干部啊!只因“好多老百姓一辈子也去不了北京”,就在临汾仿造“天安门”等建筑,好让他们在临汾就能看到“天安门”、“天坛”。可是,既然好多老百姓一辈子也去不了北京,那自然也看不到故宫、八达岭长城之类的建筑了,那么,按照尧青平的逻辑,临汾下一步是不是该建“故宫”、“八达岭”长城了?否则,怎么能继续“为老百姓服务”?

  要想真正为老百姓服务,形式和渠道非常多,尧青平为什么单单选择了“为老百姓”建设天安门以及天坛之类的建筑?难道仅仅要满足老百姓的眼福?恐怕因“政绩”而为的因素更多一些吧?

  据尧青平说,当时他只想修一个观礼台,正在施工时,来了一个老太太看热闹,说为什么不修个天安门。听了老太太的话,尧青平当即决定,改变图纸,仿造天安门。仿造天安门这样一个大型的建设工程,其构想竟然是源于一个看热闹的老太太的随口一句玩话,期间压根没有经过专家、学者的论证和领导集体的讨论决定,更不用说要经过人大组织的审批和财政预算了。

  可见,临汾的“天安门”等系列建筑是典型的个别领导拍脑袋决策以及头脑发热式决策的产物,我们不能不感到奇怪,仅仅因为个别人头脑发热,一座充满皇权意识的威严的却又劳民伤财的“天安门”系列建筑就这样拔地而起了,临汾的审批程序和组织程序呢?上级监管机关干什么去了?

  (稿源:红网)

  (作者:李先梓)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