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千灯到锦溪(文采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04:1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从千灯到锦溪(文采阁)
锦溪古莲桥

  江苏的昆山有三个古镇,都值得一游,周庄、千灯和锦溪。周庄的名气太大,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其实,千灯和锦溪同样值得细细浏览玩味。同样是江南古镇,同样是小桥流水,同样是明清的建筑,然而却另有一番风景,千灯和锦溪的历史遗迹和人文风光,也更能让人浮想联翩。

  那天上午,出昆山城往南十数里到千灯,一路大道宽阔。千灯,看这个名字就心生欣喜,有诗意,让人遐想。想象在夜中游江南,忽见天边一片粲然,无数盏华灯闪烁,勾勒出高低起伏的古屋轮廓……那是天地间的一个光明集镇。

  其实,千灯的原名是“千墩”。据古书记载,古吴淞江畔有土墩999个,到昆山南30里,有一高土墩,到此正好一千墩,此地集镇,便被称为千墩。传说中秦始皇南巡时,曾登上这个土墩远眺东海,所以这里也曾被称为“秦望山”。改“千墩”为“千灯”,是诗人手笔,想来也是出于哪个好事文人的灵感吧。

  进入千灯,沿河而行,眼帘里都是古老的黑瓦白墙,是倒映在水里的临水人家,店招酒幡。走过一座三孔石拱桥,来到一条石板铺就的老街上。走上这条古道,那脚步声就不一般,只听脚下“扑通扑通”作响,如同敲着石鼓。原来,那石板下面是空的,路面下,就是古镇的排水道。这些石板,最早据说是南宋时铺的,到现在也有七八百年了。看着脚下这些被无数代人的鞋底磨得锃亮的石板,我想起了几个人。来千灯,我就想寻找他们的脚印。

  最先想到的,是顾炎武。中国的知识分子,都知道这位明代大学者,中国的老百姓,都赞同他的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中国人崇尚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但是有几个人知道顾炎武是千灯人呢?到千墩,必须要去拜谒顾炎武的故居。顾炎武的故居不是官府衙门,也不是豪宅深院,但有书卷气,有文人的风雅。房子不大,但也有精致的砖雕门楼,有疏朗的院落,有让人怀想的读书楼。房子也许已经过很多次重修,但那些树木,却曾经和顾炎武朝夕相处。这里有他手植的几棵大柿树,至今每年果实累累。在故居庭院里,有几棵年代久远的厚朴,最大的一棵树干弯曲,如虹横跨。我到这里时正是盛夏的中午,这棵厚朴枝叶茂密的树冠为整个庭院投下荫凉。而在宅院之外,竟然有一个厚朴树林。这是我见到过的最大一个厚朴树林。厚朴在江南并不多见,这抑或是顾炎武生前所爱。在树荫下走过,颇多感概。这也许是一种象征吧,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就像一片长生的大树,根深叶茂,年深日久地向世人奉献着思想的果实和智慧的绿荫。

  千灯还有一处文化遗址,顾坚纪念馆,也必须去看一看。顾坚何人?他的知名度也许不如顾炎武,但是当千灯人自豪地告诉你:“他就是发明了昆曲的人”,你怎么能不肃然起敬呢?昆曲是中国的“百戏之祖”,是最能代表中国古代戏曲的中华国粹,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是六百年前由流传在昆山的“昆山腔”发展而成,而元代戏曲家顾坚,就是昆曲的开山鼻祖。顾坚的住宅,已经无迹可寻。踏着石板路,从顾炎武故居往北走几步,就能看见顾坚纪念馆。这是一幢建于民国之初的二层民居,里面有昆曲历史展览,那些和昆曲有关的陈列品、乐器、剧照、曲谱、戏剧人物图,让人遐想联翩。楼下厅堂中,有小舞台,可以一边喝茶,一边听优雅古乐。如果来得凑巧,或许还会听到哪个昆曲名角上台吟唱一曲呢。可惜的是,关于顾坚的身世事迹,考证和展现太少,这个伟大戏曲家,留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朦胧背影。

  千灯古建筑的制高点,是秦峰塔。此塔初建于五世纪,唐代改建时更名为秦峰塔。现在耸立于古镇的,是北宋年间重建的。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七层方形古塔,气象恢弘,保存完好,是江南难得的古塔。有风时,但闻塔檐铜铃一片鸣响,悠远如古乐漾动。古塔前方两侧,有两棵千年银杏树,像两个面目苍老的绿衣锦卫,默默镇守着古塔寺院,俯瞰着历经人世沧桑的千灯。

  离开千灯,坐车南下,又十数里,便到了锦溪。迎面而来的,是水光潋滟,是柳荫拂动,是古桥起伏,是长廊逶迤。古老的街巷,掩隐在波光柳浪里。

  锦溪也是有千年历史的古镇。这个名字,人们不太熟悉,但是说起它以前的名字陈墓,老上海人大多知道。陈墓,是一个真实典故,宋孝宗有一陈姓妃子,极受宠爱,病逝后,宋孝宗念其生前所恋,将她厚葬于锦溪五保湖中,并将锦溪改名为陈墓。锦溪人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事实。名字一改就是八百多年,现在又改回它原有的名字。锦溪这个诗意盎然的名字,当然比陈墓好。陈妃的墓还在,那是在湖中一个小岛上,站在岸边清晰可见,墓地周围的宋代牌坊石雕,早已成了见证前人艺术天赋的古迹。

  和陈妃墓隔湖相望的,是湖畔莲池禅院和文昌阁。莲池禅院曾经很有规模,清代乾隆年间毁于一场风灾。后来新建的房屋,气韵就大不如前了。倒是禅院两侧的莲池,一片风荷摇动,翠绿荷叶中红花闪烁,虽不是“接天莲叶无穷碧”,却也是“荷叶似云香不断”。文昌阁是一幢三层的塔楼,黄墙红窗黑瓦,谈不上雄壮,却色彩明丽,而且颇有内涵。阁内供有孔子画像和牌位,是古人祭孔拜师、尊崇知识的地方。

  沿着曲折的湖岸往里走,锦溪古镇向我展示了它世俗活泼的一面。老街上,店铺林立,人流汹涌,游人时髦的衣衫和街畔古旧的楼屋相映成趣,这是一个和现代生活接轨的古镇。锦溪确实是一个活着的、生机勃勃的古镇,锦溪人的日子过得多姿多彩,他们把自己的家乡建成了“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古镇上,到处是各种各样的民间博物馆,大千世界千奇百怪的收藏,被陈列在各式老宅厅堂中,形成全新的风景。

  俗语有锦溪“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座窑”之说。古窑也许已没有七十二座之多,在古镇之外,还能看到不少砖窑,桥,却满目皆是,走上一座桥,就能看到不远处另外几座桥。可谓十步一桥,桥桥相连。明代大作家归有光是昆山人,锦溪是他经常流连的地方。对这里的湖港水桥,他情有独钟,曾经写下七绝:“柳带萦桥水面齐,沙明日暖鹧鸪啼。春来两岸桃花放,不是渔人也欲迷。”

  沈从文来过锦溪,他把这个古镇比喻为“睡梦中的少女”。把古镇比为少女,我想大概还是因为江南水乡的秀美,柳烟湖波,如少女的秀发眼神,如果晨游锦溪,看雾气朦胧中的古镇,那就真会有梦游仙境的感觉了。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1月15日第七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