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华语电影百年诞辰“金鸡”“金马”相继揭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07:03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上周末,华语电影迎来久违的热闹——星期五,海南三亚金鸡鸣,结果成龙、金雅琴抱得大奖;星期日,台湾基隆金马奔,郭富城成了最大“黑马”,和舒淇一起称王封后。一个是内地历史最悠久、最权威的电影奖,已走过25载;一个是华语地区开办最早、电影氛围最浓厚的奖项,却见证了台湾电影的衰落。虽然从获奖名单,我们可以看出两个电影节有着各自不同的评判标准和取舍,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它们的存在,为华语电影的兴盛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金鸡庄重

  今年三亚的电影节上,参加开幕式的演员、导演平均年纪达到60岁。众多老艺术家的到来,让这个在华语电影百年之际举办的金鸡百花电影节有了别样的庄重意味。

  而细数今年第十四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鸡奖入围名单,可以发现,评委们还是一如既往的执着:重艺术、轻市场。在重要奖项的竞争者中,只有《新警察故事》独撑商业片的大旗,《沉默的远山》、《一轮明月》等片或者在国内影坛难得一见,或者在票房成绩上不值一提,摘取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的《我们俩》甚至都没有公映。这种热门影片遇冷、冷门影片遇热的现象,也让金鸡奖这个专家评奖的权威性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

  金马善变

  不过比起金鸡奖评委“数十年如一日”的执拗,近几年金马奖评委口味变化之快,则让人摸不着头脑。前几年,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这几位大师级导演的艺术片是金马奖常客,但也有《无间道》、《三更》之类的电影突围成黑马。去年,《可可西里》震撼人心,夺得金奖,就在大家认为今年金马奖已经回归艺术时,评委却把“最佳影片”送给了纯商业片《功夫》。有评论家认为:“好的电影节重在坚持自己的原则,像金马奖一年一个风格,让那些靠电影节扬名立万的导演无所适从,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电影市场的混乱。金马奖的最大问题就是不纯粹。”

  “保持专业性最重要”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副总裁汪云天教授认为,像金鸡奖、金马奖这样的电影奖,保持其专业性、权威性是必要的。第一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在回忆起初次得奖时用“兴奋得把鞋子都弄丢了”形容;25年弹指一挥间,无数优秀影人从这里起步腾飞。虽然年年有媒体痛斥金马奖“日渐凋敝”,但《甜蜜蜜》、《卧虎藏龙》、《榴莲飘飘》这些华语片杰作,依旧证明了金马的水准。

  好比陆川在金鸡奖上所说:“电影节见证着年轻电影人的成长,希望下个百年中国电影依旧辉煌。”

  南京日报记者章杰(编辑暴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