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父子两代续写的“荣氏神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07:16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父子两代续写的“荣氏神话”

  

父子两代续写的“荣氏神话”

  

父子两代续写的“荣氏神话”
11月3日,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的杰出代表荣毅仁的追悼会在北京举行;同一天,《福布斯》公布了2005中国富豪排行榜,荣毅仁之子荣智健以16.44亿美元再次荣登榜首。

  荣毅仁:从“红色资本家”到国家副主席

  荣毅仁祖籍江苏,1937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开始辅佐父亲经营庞大的家族企业。父亲荣德生清朝末年已是企业界名人,人称“棉纱大王”,且与兄弟合办面粉厂,在中国是一颗耀眼的明珠。毛泽东曾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建国前夕,荣氏家族其他成员和上海的许多资本家一样,纷纷离开大陆,而荣毅仁决定留下来。1956年,他把自己的商业帝国无偿交给国家,为新中国的工业振兴做出了卓越贡献。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以老市长身份,为荣毅仁助选上海市副市长,“因为他既爱国又有本领,应当选为国家领导人。”1957年后,荣毅仁出任上海市副市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1993年3月至1998年3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浩劫中,荣毅仁一家也饱受折磨,荣毅仁的右手食指被铁柱打断,妻子杨鉴清更是昏死过多次,连因患大脑炎而精神有障碍的四女儿智远也未能幸免。荣毅仁被派去烧锅炉,患上肝炎,眼底也开始出血,由于耽误了治疗,最终左眼失明。

  1979年,邓小平同志请荣毅仁“出山”,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

  荣毅仁主持的中信公司勇于创新,至1986年底,在香港和日本、美国、西欧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业务往来,与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经济合作。公司还先后投资兴建了140多个企业,其中40个是中外合资企业。此外,在经营外汇银行、国内外租赁、房地产业、咨询服务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荣毅仁领导的“中信”既为我国改革开放开了一个窗口,也给其儿子荣智健继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荣智健:“金汤匙”兼一身才技

  在进入中信香港之前,荣智健其实已靠8年的打拼赢得上亿财富。

  荣毅仁与夫人杨鉴清育有四女一子。1942年出生于上海的荣智健在兄妹五人中居中。

  荣智健是名副其实的“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荣智健在回忆青少年时说:“我们在上海的大房子是私产,家里有许多个佣人和中、西菜厨师。家人出入常有专车接送。”当年一些熟识的人回忆,十六七岁的荣智健是上海知名的“荣公子”,经常开一辆红色的英式敞篷跑车,带朋友兜风,请朋友去国际饭店、红房子吃饭。

  1959年,荣智健考入天津大学电机工程系。“在天津大学的时候,生活比在家里时要艰苦、严格得多,可是我却有条件请大伙儿吃饭,上学校小食堂吃顿排骨,虽然贵一点,只要有钱,还是可以吃得到。因此,我在同学们的眼中显然是一个明珠。”荣智健后来说。那时的荣智健也显示着他的与众不同之处。荣智健的业余爱好是当时许多普通中国人闻所未闻的棒球:“每天要练球,课都没法上。”荣智健还曾代表上海队和天津队参加过全国的比赛。

  “我觉得一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前我可以说是没有吃过什么苦。”荣智健回忆,“8年下放,使我懂得了许多深奥的道理,学到了顺境中学不到的知识。”与那个年代所有的大学生一样,大学毕业后的荣智健,首先来到吉林长白山下的一个水电站实习;一年后,他又被下放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接受劳动教育。那段日子,这位荣家后代经历了上辈人从未经历过的磨炼,每天和工人一起,抬路轨,搬大石,背烧焊用的氧气瓶上山下山,高空安装高压电缆,什么粗活重活都干过。

  “这段磨炼让我读懂了各个阶层的人,也懂得了生活与现实,它教会我不自私、随和、包容……”荣智健在回顾那段岁月时说。1972年,荣智健回到北京,进入机电部电子研究所工作。在此期间,他与出自宁波慈溪世族的任顺弥结了婚。

  1978年6月,携带简单行装和一张入港通行证,荣智健暂时把妻子儿女留在北京的父母家中,自己独自南下香港。荣家在香港留下来一些资产,大都是些纺织厂的股份,这些股份三十年未动,积下数百万财富。这笔钱,被父亲荣毅仁送给荣智健用作启动资金。

  荣智健的早期投资也带有鲜明的家族色彩。在此之前,毕业于麻省理工的荣智健的堂兄荣智鑫,通过代理美国烟草,已是身家过亿的商人。1978年,荣智鑫与其兄荣智谦合伙开办爱卡(Elcap)电子工厂,初到香港的荣智健受邀加盟。最初产品包括电容器、电子手表和玩具等,后来转以生产集成电路和电脑存储器为主。初时,他占股本的三分之一,后来工厂赚了钱,他把个人分到的利润再投资进去,股权增到60%。至1982年,美国一家公司看中爱卡电子工厂,以1200万美元的不菲价格进行收购,荣智健分得720万美元(约5600万港元),是当年投资的56倍之多。

  “作为一个生意人,我当年最大的成功不是爱卡,而是1982年用从爱卡赚的钱在美国搞的一项创业投资。”公司售出后不久,荣智健便拿出120万美元跟几个原本在IBM工作的美国的工程师合作,在加州合资创办了CADI公司,这是全美第一家专门从事电脑辅助设计软件的公司。“我的搭档都是这方面数一数二的人才。业务就由他们负责,我仍在香港经营爱卡。”由于产品新颖,盈利丰厚,不到一年,就吸引美国一家硬件厂商收购了28%的股份。

  两年后,公司成功上市,股价一路狂飙,翻了40多倍,荣智健至少获得4800万美元,他的总资产超过了4亿港元。在第三个六年里,从100万到4亿,荣智健财富的增值速度像是搭乘了火箭。“荣智健的成功,固然得益于家族传承和世交帮衬,但更重要的是依赖自身的才技,依循游戏规则。”有评论这样说。

  “中信香港”:父子间的完美接口

  1986年,已是70岁的荣毅仁亲手将中信的大旗插到了香港。而那一年,44岁的荣智健也放弃了在香港8年的独自打拼。“中信香港”成为开创事业的父亲与决意介入的儿子之间的完美接口,也是后来“荣氏神话”被再度续写的发源地。

  无疑,已在香港摸爬滚打了8年的荣智健是扛起中信香港业务的最佳人选。受聘出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荣智健颇有先见之明地提出两个条件:第一是由他选用人才,第二是授予他相当权力,无须事事请示。荣智健得到的首拨资金为2.9亿港元。

  收购国泰航空,是荣智健执掌中信后第一次漂亮的出手。香港国泰航空是老牌的英资公司,当荣智健提出收购国泰航空股权时,招致董事局许多人的反对,因为当时世界航空业普遍低迷,香港航空业也不景气。关键时刻,父亲给了他最坚定的信任和支持。荣智健说:“我们分析了差不多6个月,觉得国泰的盈利前景看好,经营完善,而且有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我就把自己的想法向北京总公司汇报,不到5天就得到批准。”国务院为此也特批了8亿人民币的贷款作为运作资金。

  1987年2月,中信香港以23亿港元购入了国泰航空12.5%的股权。这是中信香港首项大投资,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投资行动,是很成功的资本运作。除此之外,荣智健在香港和内地投资地产和电厂等项目,“到1988年底,这些投资已使中信香港获得3亿港元利润。”这既是荣智健在资本市场的初次上演,也为中信香港日后积累了起步发展的基础。

  当时的香港中资机构尚未涉足公用事业,荣智健又敏锐地把投资重点放在公用事业上,因其“既利于香港安定繁荣,又有盈利价值”。1990年,荣智健先是以5亿港元收购了港龙航空公司46.3%的股权,成为香港第二大航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又以100亿港元的高价收购香港电讯20%的股权,成为这家当时香港股票市场市值最大公司的第二大股东。这一年,荣智健完成对上市公司泰富发展的收购,从此更名为“中信泰富”。

  荣智健对恒昌的收购,也是香港收购史上最大一宗交易。恒昌企业是多元化大型非上市公司,旗下有7家全资子公司,当时年营业额高达100亿港元。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以中信泰富当时的实力要收购,实在是以小吃大。尽管遇到内部反对以及现金流压力,荣智健在1991年终于策划成功,联络李嘉诚、郭鹤年、郑裕彤等香港富豪收购了恒昌97.12%的股权。荣智健以40亿资金收购资产值70多亿港元的企业,原被讥为“蛇吞象”,现在却成了经典。

  在这次收购中,荣智健个人也出资5亿购入6%的恒昌股票。当时曾有人指责他以国家的钱财牟取私利,荣智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坦然:“你不能要我不投资,我已协助香港中信公司把资产从2.5亿增至差不多250亿港元(注:1992年),我为什么不可以把自己的资产翻一番、翻几番?但我有一条界线,应该是国家的钱就属于国家,我不赚。”

  1994年5月,香港一家著名的商业杂志评选1993年亚洲“50项最顶级的交易”,中信泰富的三项交易分别名列第1、第32和第46。早在60年代后期,大陆已有几家公司在香港运作,中信香港比这些中资企业进入晚10~15年,但很快成为佼佼者。当时香港商界有人评价,荣智健领导的中信泰富,虽然年轻,但已有与老牌英国的“太古”、“怡和”这样的老牌公司相比的实力。

  历经27年的摸爬滚打,以十几万美元起家的荣智健,也延续了祖辈们的商业帝国之梦,成为延续荣家商业辉煌的中坚力量。⑥3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荣毅仁陪同毛主席视察中新纺织厂

  荣毅仁

  荣智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