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迟来的纪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09:04 南方日报

  纪念冼玉清先生

  著名作家陆键东

  编者按今年10月2日,是岭南著名学者冼玉清先生逝世40周年纪念日。省文史馆、中山大学、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日前联合举办纪念研讨会。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了冼玉清先生的

学术成就,指出了今天纪念她的现实意义。40年前,本报是惟一报道冼玉清先生逝世消息的内地媒体;40年后,我们摘要刊登研讨会上的发言,以纪念这位不该淡出国人尤其是广东人视野的杰出学人。

  今天这个纪念是一个迟来的纪念,这么重要的纪念在广东还是第一次。

  文化有自己的存在魅力。冼玉清先生的一生完全可以反映中国现代历史的命运。冼先生的恩师陈子褒在1922年就去世了,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他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就提出了“妇孺之学”,认为中国要强大,不能走上层路线。戊戌变法失败后,他逃往日本,看到日本很多老百姓都在看报纸,从报纸的发行量上就感到了中日之间的差别,于是决定回中国再从事“妇孺之学”。冼玉清先生早就打算为陈子褒印一份文集,但整整过了30年,直到1952年,才将陈老师1/3的文稿拿出来。她很无奈地说,陈老师还有很多好东西,遵照他的意愿,还是先将他对中国教育的一些看法印出来,其他的以后再印。冼先生没能想到没有了以后。但陈子褒的这些资料如果没有印出来,我们这些后学又怎么能够看到呢?40年后开这个会议,冼玉清的方方面面的价值终于可以体现出来。

  文化的传承落实在人的身上,通过人来体现。我们对文化有很多种解释,很多年以后,面对冼玉清,你就能感受到什么是文化,她是最能体现文化真面貌的人。近一百年来的广东文人,没有谁能像她那样提供这么多的历史信息。她是一个诗人、爱国者,在冼玉清教授身上你可以找到你需要找的东西,这是冼玉清对岭南文化的贡献。只要我们把冼先生放在现代文化这个环境去看,就会发现冼先生是近一百年中国文化链中的一环。中国两千年的困惑都融入在这近一百年中。影响冼玉清一生的三个重大环节,其中一个环节就是抗战时候,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能不能承传,至于个人的遭遇还是次要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就能理解陈寅恪先生为什么对《流离百咏》的评价提高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高度了。

  在这里,我列几句冼玉清在1935年写的《更生记》,以此纪念冼玉清先生:“天下无道,卷怀大有其人!国家将亡,气节乃在女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