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好人冈雷翁(人物春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09:18 人民网-人民日报

  

好人冈雷翁(人物春秋)
图为日本友人冈雷翁无偿赠送的明代绘画大师仇英的杰作《阿房宫宫女欢乐之图》画卷(局部)。

  孙东民

  北海道是来日本的中国旅行者人气最高的地方,不少旅游景点和食宿街区设施都有

中文可寻,不仅景观与中国相似,人也热情、厚道。《北海道新闻》的朋友岛田先生听说我要去北海道,特别嘱咐一句:“你们中国人常说不忘老朋友,到了札幌,可别忘了看看国冈老人。他不计亏损,长年为中国青年画家提供画廊,这样的友人越来越少了。”

  尽管拜访国冈先生已列入北海道之行日程,朋友的提醒还是令我心头一热。到了札幌,放下行李就与齐江总领事结伴走访国冈先生。数年不见,老先生依然精神矍铄,特意拿出他以前访华时的影集叙旧,还摆出中国首任驻札幌总领事陈抗画的“指画”给我们看,回忆与历任中国总领事的交往,欢迎新上任的第十任齐总领事来访。

  国冈茂夫先生年秩八十,号“冈雷翁”,年轻时经营过农场,后来从事不动产生意。多年的交流使他结识不少中国友人。老先生家住在札幌市内,院落临街,院内有栋三层楼房,是住宅兼公司办事处。住在札幌的中国人都知道,这所院落在上世纪80年代初曾做过中国驻札幌的临时总领事馆。1979年,中日两国政府达成相互增设领事馆协议,中国决定在札幌设馆。参与建馆的外交官刘智刚回忆,为寻找临时馆舍,国冈先生等朋友陪同多方选择,结果都不理想。情急之中,有一天国冈先生提出要与中国外交官们“喝茶”,没想到一入座他便取出两份文件说:“我们全家人昨晚连夜讨论过了,一致同意借给总领馆做临时馆舍。你们中国的外交官一心为国家着想,现在中国有难处,我们应该尽可能支持。这所房子免费提供你们使用,直到新馆建成……”一周之后,国冈一家搬入“新居”———一栋临时建成的拼装式简易楼房。此后,国冈的家做了总领馆一年八个月的临时馆舍。

  国冈先生因为总领馆建馆一事接触了中国人,中国朋友也因此看到国冈一家的真诚与善良。在他与中国的多年交往中,老人家不断向中国佛教协会、绿化组织、希望小学提供捐赠。他家的三楼建有“中国画廊”,是专为中国青年优秀画家常设的展室,1993年以来有600名画家、上万幅作品曾在此展出。不少来此参观者留言,把这里当成了解中国文化的场所,四川的聋哑女画家高晓笛等人的作品深受欢迎。尽管因文化背景、欣赏习惯不同(例如日本人的房间较矮,有些中国画作尺幅过大),售出的并不多,但国冈说,他开设中国画廊主要为介绍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没想赚钱”。

  国冈先生崇敬佛教,佛缘使他与赵朴老(朴初)一见如故。1987年8月朴老访问北海道到他家时赋诗一首:“多情远近劳迎送,称意凉温异北南,到处天时人地好,新知旧雨一堂欢。”老先生为了实践与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的约定,在北海道创建“平等院大慈寺”,1988年9月14日在北京广济寺拜受一尊源自五台山显通寺的本尊(干漆佛像)请到日本。他说,1300年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建立了唐招提寺。1300年后回到千年前的原点创建大慈寺传继法灯。国冈主张一切众生平等,世界和平,相处共生。遵从赵朴老为他写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的题字,国冈3年前重访峨眉山和五台山,回国后,在作为日中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的他家中,建起了宽敞的“写经堂”,作为静坐、写经,以及研究生命诞生的神秘的处所。平等院大慈寺在今年8月正式建成,从峨眉山请来的普贤菩萨楠木雕像已供在大慈寺内。老先生对我说,现在有不少人为寻求精神安宁前来写经。

  国冈老人还有个积德的义举,今年夏天他把中国的国宝———明代绘画大师仇英的杰作《阿房宫宫女欢乐之图》(31×506厘米)画卷无偿送还了中国。画卷“由来书”记载,此画原为大清国的国宝,后被袁世凯的日本爱妾黑泽得到,流入日本,“尝陈列于东都工业俱乐部,书画爱好者观之垂涎”云云。国冈在1972年从某日本人手中购得收藏。近年,国冈先生为这件宝物思虑已久,今年毅然决定把它送还给中国。老人说,中国是日本的文化恩人,他把国宝送还是为了报答大恩。他指着家里悬挂的赵朴初为京都岚山周总理诗碑揭幕书写的诗作对我们说,札幌总领馆送给他的这件礼物,“早晚也要还给中国。”

  冈雷翁的无私境界,令人高山仰止。

  《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5日第十四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