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量子化学泰斗潘毓刚感动汕大(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10:21 大洋网-广州日报

  

量子化学泰斗潘毓刚感动汕大(图)

  潘毓刚教授侃侃而谈。林文龙摄

  文/本报记者王冲寒通讯员王小馨

  一位满怀赤诚之心的“科学巨子”,在古稀之年不远千里地从美国回到中国广东汕头大学任教。他只求每日三餐一宿,将每月的薪酬全部捐给了学校的优秀贫困生,并设立了以个人命名的贫困生奖学金。他,就是世界著名量子化学家潘毓刚。

  潘毓刚教授坦言,他在美国的薪酬何止要高出十倍八倍。同是在大学任教,同是捐薪资助优秀贫困生,如果单纯以经济价值衡量,相信潘教授如果继续选择在美国,获资助的优秀贫困生会更多。但是,没有一种方式比他身体力行的倡导更有意义。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在中国的每所大学播下一点“种子”,将科学的教育方法传授给年轻的一代。

  近日,潘毓刚教授在汕头大学人工湖畔的专家公寓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科学巨子为大一学生授课

  记者:在汕头大学,您亲自为本科一年级的学生上课?

  潘毓刚:对!一门是研究生的必修课,另一门是本科基础课,将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所有一年级的学生合起来上《化学导论》基础课,这也是一项新的尝试。现在很多大学有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名教授不给学生上课。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下一代人才,不上课那还算什么教授!关于名师为本科生授基础课,我的朋友杨振宁已经开了个好头,他在北,我在南,我是受到他的启发。

  记者:学生们说上潘教授的课都有额外加分的机会,前提是能挑出您的错?

  潘毓刚:中国有句古话“尽信书不如无书”。我教了40年书,没有一本教科书是百分之百准确的,老师更没有十全十美的,对书本上写的和老师说的每句话都要抱怀疑的态度。学生只要能发现我在黑板上写错一个字奖1分;挑出书本错误一处加5分,学生能问倒我的加10分。汕大的学生很不错,已有八九个人各加了一分,另外一名学生指出了书本上的错处,那是一处很明显的排版错误,但他指出来,我就当众奖励了他,这是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挑战权威的态度。

  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程度整齐,但思想较死板。其实很多知识不需要死记硬背,中国学生要将时间多花在独创上。

  举个很有借鉴意义的例子,我的小孩在美国上小学五年级科学课,老师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一个装有福尔马林的瓶子,限定学生在三天时间内抓10种不同的昆虫,再自行翻阅参考书查明昆虫的名称、习性等内容,写成一个书面报告上交。美国的学生小小年纪就能言善辩,思想活跃,这也是中国传统教育所欠缺的。他们鼓励小孩子调皮,敢于发现问题,“乖孩子”绝不是他们所称许的。

  记者:一些学生说潘教授虽然和蔼近人,但其实当您的学生也不易?

  潘毓刚:40多年来我只收了16个博士生,其中有3个来自中国。进来之前我会告诉他们,念我们这一行的,将来可能找不到工作,先吓唬他们一下,除非他们对专业真的很感兴趣。

  还有另外两个条件,假如程度测验不是前三名,或是必修课《量子化学》拿不到A-都免谈。其实我的考试形式很灵活,学生笔试考得不好,有本事可以口试,或是写一篇心得论文来交。再不然就出道考题,允许你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在家里翻参考书,但学生最怕这种考法。

  每月薪酬资助优秀贫困生

  记者:学校说您把每月的薪酬都捐出来资助优秀贫困生,能谈谈此举的初衷吗?

  潘毓刚:前几天看到凤凰台访问的两个出身农家的贫困学生,半工半读上了大学,在大一大二时还拿出自己辛辛苦苦打工的钱来帮助其他贫困生。与他们相比,我觉得我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了。其实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总要有人做,才能推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形成。

  40多岁的时候我曾有过一个想法,到最贫穷的地区的小学一年级去当一年老师,但后来没有付诸实施。其实我自1977年起回中国讲学就没有接受报酬。

  如果纯粹是从经济利益考虑,我在其他国家讲学的收入比中国要高出七八倍,将这部分收入拿回中国资助贫困生,相信受资助范围会大得多。但是,我更看重的是一种倡导意义。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在中国各所大学播下一点“种子”,将科学的教育方法带回来。

  记者:据校方说你预定在汕大上一个学期的课,以后你还会再来汕大吗?

  潘毓刚:很有可能,我还要为贫困学生奖学金充值嘛(哈哈)!

  人物档案

  潘毓刚,祖籍广东梅县,1936年出生于广州,1947年迁居台湾。1961年他赴美国耶鲁大学深造,在密西根州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他仅用了许多人需花费时间的三分之一完成了从助教到终身职正教授的奋斗历程。

  他连续四年担任全美华人协会总会主席职务(首届主席为杨振宁),曾荣获全美华人杰出成就奖,是改革开放初邓小平亲点、中科院聘请的首批10名顶级科学家之一,包括汕头大学在内的中国30多所高校和教研单位先后聘他为名誉教授。

  2001年潘毓刚在波士顿学院化学系带完最后一名博士生,就宣布不再带学生,而选择回中国授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