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应以宽容的心态推动华文创新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10:32 中国新闻网

  附:如今的粉丝还能吃吗?

  我最近透过观看电视节目和浏览互联网新闻,接触到一些莫名其妙的词语,例如“粉丝”、“同志”以及“血拼”等等。前二者是我从小就熟悉的词,不过,如今却变了词义而显得古怪别扭,后者则在我第一眼触见时被吓了一跳。

  那则小新闻是说,台湾的歌星周杰伦在巴黎血拼,我在一时之间不解其意,不明发生了何事。幸亏两行字后附上了一个英文字“shopping”,我才搞清楚,周先生是忙购物,而不是血溅街头。

  从小到大,我所知道的粉丝,是由绿豆制作而成的一种可口的食品。直到不久前,我透过观看台湾的电视台节目,发现我向来爱吃的晶莹剔透的粉丝成为了有人字偏旁的“们”。这些“们”很疯狂,会涌到机场去迎候他们热爱的歌星,影星或名模,以及李先生这样的名人。

  我最感愕然的是电视主播人员对于“粉丝”的称呼所表露出来那津津乐道的样子,好像他或她在整个节目中最得意的部分莫过于能够把“粉丝”用上。而我会忍不住对着电视机喊道:你吃过粉丝吗?

  “幽默”是生米煮成熟饭

  中文经历了数千年的洗炼,外来语的渗入早在百年前就开始,不过,我们的前辈是抱着认真严肃的学者态度来引进洋字的。早年发生在中国翻译界的一件事就相当发人深省,主角分别为林语堂先生和鲁迅先生。

  林先生对于欧美人的“humour”用语推崇备至,他满腔热情地把这个字翻译成“幽默”介绍给国人,立即得到大众的承认,并且迅速在社会各界流行开去。当时鲁迅先生颇为不满,他批评它为不贴切的翻译,只把读音翻出来,意思得不到表明,不是上乘的翻译。

  然而,生米煮成了熟饭,“幽默”已经举国上下皆知,加上鲁迅先生又提不出其他更好的译法,从此中国人便“幽默”下去了。

  依据中国文人学者严格的翻译标准而言,鲁迅先生对“幽默”的指责自然是有道理的,但是,要真正做到音译和义译兼顾又谈何容易呢?

  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翻译工作往往要作取舍,“幽默”这个翻译词尽管不能称得上绝妙完美,不过,与当今的“粉丝”和“血拼”之类的无疑有着天渊之别。这些“粉丝”们和“血拼”们凭一时的顺口开河而被散播开去,在整个华人世界里广泛使用起来。

  从翻译说开来,我还想对台湾人的一些遣词用字表达一下意见。我在1967年出生于中国南方,在中国接受了由小学到大学的教育,1993年负岌海外,目前暂居新加坡。这两年我观看了一些台湾电视台的清谈节目,从节目嘉宾的言谈中,我发现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他们都喜欢用“然后”这个词。

  有些人几乎每句话的开头都用上它,例如:“我回到家,然后我坐下来,然后我听到电话响,然后我拿起听筒,然后我说:喂!然后对方开始叽里呱啦,然后我就……”,我有生以来所用过的“然后”的次数,被他或她在五分钟之内超过。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先生在今年庆祝国庆40周年所发表的中文献辞里,使用了“打造”和“愿景”这样的词语:“打造有活力的环球都会”——献辞的标题,“求新求变打造蓬勃家园,总理描绘2015年绮丽愿景”——中文报纸评论。

  它们在我接受教育的年代是完全闻所未闻的,从《毛泽东语录》到鲁迅、老舍等人的作品,都没有见过这些词。现在乍然接触了,自然觉得它们带外来词的味道。

  “打造”不如“营造”

  这不要紧,因为中文并不拒绝外来词,问题在于外来词有精华糟粕之分。“打造”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含有“打铁”的意思,“叮当叮当”,新加坡人难道还要像他们的漂泊到南洋的曾祖父们那样打铁造生活?

  如果换上我所学过的词又会如何?让我们来看看,“营造(或建设)有活力的环球都会”,不是更有气魄吗?

  至于“愿景”,据说连战先生到中国访问时成功说服中国官方引用这个词来描绘两岸关系的前景,我不太明白它的含义,究竟是“愿望的前景”还是“愿望和前景”。

  一个词之所以能存在和广泛被应用是由于它的含义清楚明确,独立区别于其他词,在未弄清“愿景”的词义之前,我无法贸然使用它。诚然,新加坡人避忌用中国大陆的用语,诸如“建设社会主义”,不过,懂中文的华人不应给我们的文字添加政治色彩,难道“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明?即使是又何妨?

  还有一些词语,诸如“互动”,是台湾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常用词,“我和你的互动”,“国家之间的互动”,以我的理解,应该是“我和你的交往”,“国家之间的交流”,那么,又何必多此一举,生硬拼凑一个“互动”出来呢?

  另外,也要顺便提一下“同志”(并不源自台湾)。不知从何时起,此“同志”(同性恋者)已经非彼“同志”(志同道合者),如此混乱,中文将何去何从?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方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