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找工作虚构曲折奋斗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10:41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记者肖勇

  宁波晚报讯在招聘新人的过程中,公司负责人发现招聘试用的新人有假造经历迹象,当事人解释造假原因:家境困难、自强成才的人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注意。

  方先生在解放南路开有一家小型广告公司,为了扩大业绩,10月下旬就在网站上贴

出了招聘启事。10多天下来,有五六人留下了相关资料,其中有一名我市某高校大四学生张某的求职简历引起了方先生的注意,张某除注明自己出色的学习成绩外,还详细写了家庭背景:来自江西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半工半读即将完成4年大学生涯。“自主创新、富有韧性的人是我们广告公司最为喜欢的人才。”虽然还没到公司招聘人员的正式时间,但方先生还是约了张同学面试。

  面试之后方先生感觉小张素质不错,了解到其课程不是很紧张,方先生让他课余到公司里帮忙。几天下来,方先生对小张的家庭背景产生了疑问:小张虽然花费不算奢侈,可也不像他描述的那样来自贫苦农村,和一些客户交谈起来还可以使用地道的宁波话。再了解后方先生知道,小张是绍兴人。方先生表示:“虽然我不知道他虚构个人经历的真正动机是什么,但给我的感觉不是很好。”

  记者找了几名高校学生随机采访。一位姓胡的外语系学生告诉记者,她很“理解”小张的心态,“家里条件不好的人容易让老板放心嘛……”、“学历、奖状可以查真假,家里的情况谁会去查啊”。

  方先生表示自己还没决定是否与小张签约,但他认为学生完全没必要用这些心思,“并不是说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能力就差,家里条件差的学生也不见得比其他人更胜一筹。我们用人最看重的是个人能力和诚信,是能经受长时间的工作考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