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别以为观众都弱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02:22 东方早报

  文 冯雪梅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单雪菱

  林语堂要是活着准被气死。

  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赵薇一脸沧桑地演绎着大家闺秀姚木兰,愣是将一个睿智通达的知性女子,变成符合男人要求的大度忍让的正房少奶奶。编剧导演们大胆篡改原著底

气十足———不是所有人都读过那本《京华烟云》,或者,电视剧《京华烟云》原本就不是给那些读原著的人看?

  恐怕在一些人眼里,以影视剧为生活消遣的观众都有些弱智,随便我拍什么,你们都应该欣赏甚至叫好。我有时真不明白,这些人的底气都是从何而来,他们以天生的优越感将一堆粗制滥造的产品塞给观众,丝毫不觉脸红。看看那些创作班底吧,顾问编剧之类,不乏所谓的名流,称其为专家不足为过———人家完全有资格以专家的面目出现,对中国的影视剧创作提出指导性意见,或者在各类大奖中投下举足轻重的一票。

  我很怀疑,这些权威意见,在多大程度上招人喜欢。但是,这丝毫不妨碍某些人以自己的个人喜欢,左右影视剧的风格品位,决定林林种种各类奖项的归属。观众喜欢与否,得奖作品的真正含金量,反倒不在考量之列了。

  几天前,“金鸡”“百花”奖喧嚣落幕。众专家们捧出的“金鸡”,怎么看都有些无颜见人。不说穿着衬衫领带大裤衩出席颁奖晚会的混乱场面,也不提以获奖换明星出席的传闻,单是获奖作品的公信力、影响力就成问题。尽管组委会曾经言之凿凿:为了保证金鸡奖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本届金鸡奖绝对不会产生“并列最佳”的奖项。可结果,《可可西里》和《太行山上》依然成为最佳影片的“双黄蛋”。而专家认准的其他“金鸡奖”项,始终逃不出“叫好不叫座”的宿命,《沉默的远山》、《一轮明月》等片在国内影坛难得一见,《我们俩》居然从来没有公映过。

  观众的口味和专家意见,竟然如此水火不溶?

  如果将观众喜欢简单地理解为票房和收视率,将专家首肯理解为艺术价值的话,两者是不是必然存在矛盾?就目前来看,矛盾不小。必然会有一部分作品,为的就是个性创作、艺术探索。追求创作风格的多样化和影视业的长远发展,鼓励这些影片并非不可。可这里有一个问题,撇开观众认可或者票房(收视率),一部影视片的价值如何认定?仅仅是获奖这个指标吗?

  这边,挂着专家头衔的影视剧粗糙出笼;那边,板着面孔的权威们以专业眼光为影视作品评分。如此情形成为中国影视剧创作的一道独特风景,我们又凭什么相信,专家的投票、专家的观点及审美,就能代表艺术性?就是衡量一部作品是否具有价值的客观标准?谁能指导中国的影视剧创作?专家,还是大奖?

  好吧,就让那些影视片为获奖、为个人表达和小众而拍,但千万别说某个奖项会带动中国影视业的繁荣;你得允许权威观点和自娱自乐的存在,但千万别以为观众都是白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