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借钱赖账的全国都可查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03:15 人民网-江南时报

  个人信用困扰将成历史。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戴根有前天透露,个人征信系统已经收集了99%的个人贷款信息。另外,央行征信管理局正在升级企业征信系统,“目标是今年12月15日实现主要商业银行的初步联网,同时在四个省市,即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实现联网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已能做到:“如果借了钱赖账的话,不管在哪里赖账的,全国都知道。”企业征信系统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具,现在商业银行发放企业贷款,基本上已经离不开这个系统。

  现状个人征信系统国内所有中资银行实现联网“

  上次内蒙古的同志跟我说了一个例子:一位浙江义乌商人去内蒙古做生意要办抵押贷款。银行一查这个(个人征信)系统,发现这个人在义乌借了钱没有还,就告诉他,你在义乌借了钱还没有还。那人傻眼了,我在义乌的事你怎么知道?”在谈到个人征信系统建设的成绩和意义时,戴根有举出一个简单例子表示,“这就是系统作用。”

  戴根有表示,从去年12月15日实现七城市查询,到今年8月30日实现国内所有中资银行联网,现在个人征信系统已经基本上把银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住房贷款、汽车贷款、购房贷款、信用卡透支等信息都搜集进来了,个人贷款信息已经达到了99%。

  “现在个人与银行打交道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数据库通过各商业银行总行间联网,总行跟各行所有分支机构联网,这样一下子迅速铺开,覆盖全国。”戴根有说,“如果借了钱赖账的话,能够做到不管在哪里赖账的,全国都知道。”

  他透露,现在个人征信系统还没有联网的机构是农村信用社(目前只有少数几家联网)、外资银行、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等。企业征信系统还不能实现全国联网查询对于

  1998年就开始做的企业征信系统,戴根有表示,这个系统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具,现在商业银行发放企业贷款,基本上已经离不开这个系统。

  他说:“根据我们抽样调查的结果,商业银行通过查询这个系统,防范可能有风险的贷款占整个贷款总额的3%,2.5万亿元贷款增加额的3%,数量是相当大的,是很大的成绩。”

  戴根有透露,企业征信系统建设“目标是今年12月15日实现主要商业银行的初步联网,同时在四个省市,即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实现联网查询。”

  但是,与个人征信系统不同的是,企业征信系统还不能实现全国联网查询。戴根有表示,当初做企业征信数据库时,商业银行信息集中程度还不够,所以首先在地市一级把银行数据集中,然后把地市数据备份到省里,再把各省数据备份到总行,形成三级数据库。“这个特点是覆盖全国,但缺点非常明显,就是各个地市查自己地区数据没有问题,但跨地市查询就比较困难了,因为各省网络情况不一样,全国数据检索就更困难。”目标尽快实现个人、企业征信双覆盖戴根有表示,央行要努

  力扩大个人、企业两个征信系统的覆盖面,搜集非银行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住址,包括个人的房屋登记、汽车登记、欠费情况以及住房公积金情况,企业的财务报表等。

  今年10月,他第一次提出了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的“泡沫论”。前天,他指出:“地方信用体系‘热’要用在什么地方呢?要推动你那个地方各部门把政务信息公开,把你们的信用系统首先做好。”例如房屋登记、汽车登记、交通违章等。

  这些信息的电子化,为信用中介行业公司的成立提供了服务,而从地方政府来讲,不在于是不是做了一个信用数据库系统,而在于能不能吸收信用行业的公司到你这里来工作。

  链接>>>信用问题每年造成6000多亿元损失根

  据估算,我国每年由于企业赖账、假冒伪劣、三角债等信用问题造成的损失高达6000多亿元人民币。企业的信用问题日益成为我国企业、政府,乃至社会关注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我国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大大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的众多出口企业,其海外欠账的年坏账率高达5%,全年累计超过150亿美元;应收账款的金额高达1000亿美元,对中国出口企业意味着巨大风险。

  目前,我国建设有信用管理体系的企业很少,多数都是外企以及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据专家介绍,在众多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今天,越来越多地采用“赊销”这样一种新型交易方式。据权威信用公司调查,因为信用体系比较完善,国外有90%的企业采取“赊销”的交易方式。对比之下,我国只有30%的企业“赊销”,大多数企业还是遵循着“款到发货”的老模式。而这一切,皆因我国的信用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江南时报》(2005年11月16日第十八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