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需要新思维(华东时评)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03:27 人民网-华东新闻 |
●继纺织品之后,钢铁业正成为中美贸易摩擦下一个潜在的多发领域。与此同时,国内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市场开始出现恐慌情绪 ●对国内钢铁业来说,比“限产保价”更必要的是改变思维方式。关键是放弃“暴利思维”,建立务实的利润目标,并避免粗放扩张的“航母情结”,通过市场竞争达到优化生产结构的效果 正如预料的那样,中美贸易摩擦的“下一站”指向了钢铁业。 11月11日,当很多人为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有所缓解而松口气时,5家美国钢铁制造商又向美国政府提出申请,要求对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建筑用碳合金盘条进行反倾销调查,并要求对来自中国的盘条征收330%的反倾销税。舆论认为,继纺织品之后,钢铁业将成为中美贸易摩擦下一个多发领域。 看到这样的消息,很容易让人想到“雪上加霜”。几天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召开“稳定国内钢材市场座谈会”,目的就是要挡住近来全国钢价的下跌之势。 看上去,市场情况的确紧急。今年3月,钢铁价格曾出现历史最高价位。而4月以来,国内钢材价格一路下跌,让持续了4年多的钢价牛市变成了熊市,市场也开始出现恐慌情绪。甚至有观点提出:“现在距离全行业亏损只有一步之遥了。” 钢铁价格的下降幅度之所以如此迅猛,业内一般认为,与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生效关系密切。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协调的结果是,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成立中厚板和热轧宽带板卷的产需协调工作组,建议所有会员单位自觉控制产量,在第四季度各减产5%以稳定市场。 不过,笔者并不看好这种所谓的“限产保价”。应当看到,目前国内钢价的下跌是由于钢铁生产能力阶段性过剩导致的。要想让钢价真正摆脱持续下跌的困境,就必须依靠市场手段,这种协议恐怕不是什么积极作为。 眼下,对国内钢铁业来说,比“限产保价”更必要的是改变思维方式。首先是放弃“暴利思维”。近年来,由于需求急剧扩大,钢铁企业步入“暴利”行列,这也是为何今年以来,钢价下跌让如此多钢铁企业惶惶不安的原因。今后,钢铁企业应该转变观念,追求合理利润。因为钢铁业的发展不可能长期建立在压榨下游产业的基础上,在供应关系发生变化时,应当适度与下游企业分享利益。 与此同时,钢铁业还应放弃粗放扩张的“航母情结”。到今年年底,预计国内钢企生产能力将达到4亿多吨。这不仅超过当期需求,而且超过了预期需求。但并不是所有品种的钢铁都产能过剩,真正过剩的是主要用于建筑的粗钢类,而高技术含量的品种,如电工钢、镀层板等,依然要依靠进口。 过了几年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后,钢铁企业正面临新的发展瓶颈。在这种背景下,放弃不合时宜的传统思维,建立务实的利润目标,并通过市场竞争达到优化生产结构的效果,就显得十分必要。因为,这不仅能改变国内钢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低价竞争形象,更关乎钢铁产业的未来命运。 《华东新闻》(2005年11月16日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