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峰:13年一人撑起一所学校(百姓故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03:4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
柿园子小学,秦岭深处的一所学校,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九间房乡。学校全部家当是一间漏雨的教室和三间平房。13年来,李小峰是学校惟一的老师。 13年里,他一共送出134名学生,其中4人考上了大学———他没有实现的大学梦, 在孩子们身上延续。13年教师生涯留给他的,还有贫困的家境和每况愈下的身体。但他仍然在坚持,这对他而言或许已经成了习惯。他只想把手中的教鞭继续拿下去———教书塑造了他的人生。 ■高考前父亲病逝,为还债他当了代课老师 1992年,李小峰正读高三,在紧张的备考中憧憬着大学生活。5月份,父亲因病去世。办完丧事,加上父亲治病借的钱,家里欠了上万元债,生病的母亲还需要照顾,他只能寄望于来年复读再考。 柿园子小学原有一名教师,教了一年后,嫌工资少不干了,30多名学生面临失学。村主任找到村里惟一的高中生李小峰说:“山外的老师嫌苦不来,乡亲们都希望你来教。”当时代课工资是53元,家里要还债,母亲也要人照顾……李小峰应承下来,终于没能再去参加高考。 最初他住在教室边一间低矮的柴房里,没水没电。土木结构的教室四处漏雨,教具没有,教材稀缺,课桌破烂,三四个孩子挤坐一张凳子上课…… 李小峰到村里捡废砖头,摞起来,铺上一张纸,学生就当凳子坐了。1994年,他把自家的杨树砍了,为学生做了几个凳子。 用了多年的黑板,几乎成了“白板”,他向母亲借钱换新黑板。母亲生气了:“你不给我钱,反倒找我要钱,不行就别干了。”但最后母亲还是掏出手帕,把里三层外三层包着的30元钱给了儿子。 ■未婚妻嫌他穷退婚而去,他负气外出打工最终重回学校 13年间,李小峰也动摇了好几回,甚至有一次离校出走。 1993年父亲周年忌日,李小峰给孩子们提前放了学。下午,他趴在坟头,想起家庭的重负和没有实现的大学梦,痛哭失声。正伤心时,身后来了30多位村民,很多人还买来了纸钱、香烛。 离去时,许多村民偷偷留下一元或两元钱。当时在柿园子村,许多人家一年也吃不上一次肉,一两块钱已是乡亲们最诚挚的心意了。 1997年,订婚多年的未婚妻退婚了,理由很简单:“一个月73块钱,以后能养得活我和孩子吗?”李小峰崩溃了———在山村,女方退婚被认为是男人最丢脸的事。 他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做出样子给人看。那年暑假,他在西安找到了一份月薪400元的工作。领到第一个月工资时,他很高兴,因为这相当于代课教师半年的收入。 可没过多久,村支书带着几名村干部找来了。村支书跟他讲,“开学好几天了也没有老师愿意来,娃们天天到学校等你,你看能不能再回去?” 一夜失眠之后,“为了不让孩子们一辈子只会在山沟里放羊”,李小峰又回到了学校。 ■13年的坚持,送出去的134个学生4人考上大学 13年来,作为柿园子小学惟一的老师,李小峰一直无可替代———不要说他走了,就是他病了、有事情了,课就没人上了。 一次,李小峰上山砍柴,不小心砍到脚,被扶下山后缝了5针。第二天,他让家人用架子车将他推到学校,躺在床上看着孩子们自习。 冬天的山区冰天雪地,一年级的孩子太小回家不便,李小峰便在学校煮玉米糊给他们吃,碗不够,大家就轮流吃。教室里太冷,他让孩子们呆在他房间里,生起柴火,最小的孩子则坐到床上盖起被子,大家围成一圈上课。对自己13年来的教学成就,李小峰十分自豪:柿园子村的孩子没有失学,送出去的134个学生,4个考上大学,“明年再考两个估计也没问题”。其他的孩子大多初中毕业或者初中辍学后外出打工,“一个月起码三五百元,总比呆在山沟里强。” 2001年起,一些好心人知道了李小峰的事,给他和学校捐款捐物,这一定程度上补偿了他没有工资的心酸。他也一直在努力通过函授自学,2000年他拿到了中专文凭,今年又拿到了大专文凭。 ■代课老师将取消,教育局长说:“小峰不能让回去” 今年9月,李小峰和几名代课教师到乡里开教学工作会。会上一位乡领导说,今年乡上财政非常紧张,代课教师的课要全部停掉。 李小峰受到了“沉重一击”。但没过多久,有人告诉他,“教育局田局长说了,‘小峰不能让回去’。”一句话让他感到安慰。 今年3月,李小峰成了县教育系统的先进典型。县教育局局长田征带着30多位局机关干部和老教师来到柿园子小学,专门听李老师作报告。随后局长带头,捐给李小峰2400元,并送给学校一台彩电和DVD。 “按国家政策,代课老师将会被全面清退。”田局长说,“不过蓝田县小学师资总体上比较紧张,一些偏远山区小学公办教师根本 派不过去,只能靠代课教师,但又没有政策解决他们的身份问题。” 而李小峰最大的愿望,则是“有更多的人来关心西部农村的老师和孩子们,希望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孩子们不再上不起学,能在学校寄宿,也更希望自己能转为公办教师,一个月拿上四五百元,一家人能够吃饭。”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1月16日第八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