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句对话我去了南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07:35 南京报业网

  □金陵晚报记者王君

  【金陵晚报报道】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南极与神秘相连,几乎所有的地球生态环境的变化,都能在南极找到根源,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等。同时,高原上冰裂缝、乳白天空、紫外线辐射、随时会来到的暴风雪、冰冻条件下极端的温差,行走在南极,是对生命的极大挑战。昨天,记者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了解到,中国第22次南极科考团将在本周五成行,

科学家们将从上海、北京两地出发,进行为期130天的科考之旅。

  南极,这个地球历史最遥远的见证者,科学家们在这里的学习、生活将经历怎样的神奇?本报从今天开始,走近南京多位曾在南极科考的专家,揭开南极的神秘面纱,探秘他们在南极的衣食住行,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极。

  1992年12月,他踏上南极,成为第一个登上南极的土壤专家。

  这一待就是14个月,在这一年零两个月中,他度过了南极一个可怕的冬季、庆祝了一个难忘的生日。并在这块神秘的土壤上,进行了南极陆地生态系统的考察。

  昨天下午,记者敲开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陈杰教授办公室的大门。十多年前那一场奇妙的经历娓娓道来,彻底颠覆了记者对于南极的印象。

  三句话,决定南极之行

  在见到陈杰之前,记者一直将他想像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因为其背负着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的土壤专家的“名头”。

  然而见到陈杰时,记者却颇为吃惊:30岁开外的年纪,似乎与十多年前的南极经历有些不太相符,不过结实的身材、野外考察特有的沧桑倒是一点不假。

  陈杰说,他的南极之行源于1992年中国海洋局的一个科考项目,其中有一个南极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子课题,需要一个土壤专家参加,而当时中科院土壤所应邀参加这个项目,有了一个名额的机会。

  在印象中,能去南极的科学家都要经过万里挑一,但是陈杰说,他的南极之行看起来非常轻松,只在“三句话”之间就决定了。

  那就是——“你愿意去南极吗?”“愿意。”“你身体能行吗?”“行啊。”“你能完成任务吗?”“保证完成任务。”

  这就是当年陈杰的导师龚子同教授和他的三句真实对话。经过严格的体检,陈杰踏上了他的南极之旅。

  他风趣地推断:自己之所以被导师挑中,可能是因为以往的野外工作经验、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打动了导师,或许当时没交女朋友也是导师考虑的理由之一。

  “生死书”,同学冒充签字

  说起南极之行,陈杰说真是有不少趣事,他告诉记者,因为南极的生存环境恶劣,经常会有危险发生,因此在南极科考之前,每个队员除了要进行一次省级三甲医院的严格、全面的体检外,还要到黑龙江进行一次寒冷的适应性生活的训练,包括如何滑雪、如何在冰地上挖洞、如何在雪地里躲避风暴等等,另外还要签一份“生死文书”,不仅要有自己的签名,而且需要有父母的同意。

  由于南极的危险性,加之陈杰当时还有一个去法国留学的机会,考虑自己的父母肯定不会同意去南极,无奈之下,他只好请隔壁宿舍的同学“冒充”了一次父亲,在生死文书上签了字。

  也正因为如此,在南极的14个月中,自己从未和父母通过一次电话,每个星期一次难得的卫星电话的通讯机会,也都被他让给了其他科考队员。

  过生日,彻底醉在南极

  在南极,科考专家分为两种:一种是度夏科考专家,一种是越冬科考专家,陈杰在南极从夏天呆到了冬天,度过了整整14个月,在1992年的9月,在南极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陈杰说,9月的南极,是最为严寒的隆冬季节,因为天气恶劣,科考队员在冬季有严格的规定,若非特殊情况,不得出考察站,而且度夏的科考专家走了,整个科考站的专家大约只有六七个人,每个队员的生日也就成了科考队特殊的“节日”,在这时,大家尽情享受美食,分享一周难得一次的蔬菜还有水果,大口喝酒、大碗吃肉。

  提起这个13年前的生日,陈杰有点不好意思:酒喝多了,人已醉了。

  南极温度低

  冰冻作用土壤更年轻

  作为中国首位登上南极的土壤专家,南极的土壤到底给陈杰留下了什么印象,一直令记者好奇。陈杰说,由于“冰冻”作用的影响,南极的土壤远比陆地上年轻,但有机质含量已与中国的某些冻土相似。

  陈杰告诉记者,刚刚踏上南极,自己所见到的土壤2/3都被冰雪覆盖,工作环境非常恶劣,但是长达14个月的考察之后,自己对于南极半岛海洋性气候区的土壤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南极是地球上土壤发生、发育最弱的地区之一,但与南极内陆相比,海洋性气候区的土壤发生、发育过程相对激烈,在这里,土壤中不仅有着较为明显的有机质的积累过程,而且某些局地形景观上的有机质的积累与转化深刻地影响着土壤的特征。

  在南极,海洋气候区比陆地气候区的生物种类更丰富,生物活动更强烈,因为这里相对温暖适宜,在南极,土壤的植被以南极地衣和苔藓为主,大约有300至400种地衣,在南极有两种显花性的植物。海洋区是各种鸟类、兽类的天堂,大量的海鸟特别是企鹅生活在无雪带,对于区域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细菌冻死感冒不容易

  

  陈杰告诉记者,其实在南极得个感冒不容易,而且在夏季,也不像人们想像中那么危险。

  陈杰说,在夏天,南极白天温度最高能达到12℃左右,夜晚也才0℃上下,比起南京的冬季还要暖和些,只不过温差太大,天气变脸迅速。

  谈到危险,陈杰说,在南极科考有一套严格的作业规范,比如未经报告不得外出,所有出行的人员都必须配有高频的对讲机,以便保持联系等等,只要按要求进行,夏天不会有太大问题。

  在南极,如果身体条件健康,没有老旧的疾病,除了被冻伤和心理疾病之外,不太容易生病,原因是这里的空气非常纯净,细菌几乎都被冻死了,采回的湖水、冰水比纯净水还要干净,想得个感冒也并不容易。

  南极回来重新学走路

  最烦心:帮着大厨打下手

  在越冬期间,仅有一名炊事员负责留下十几名队员的伙食,因为实在是忙不过来,所以在不忙的时候队员们就轮流帮厨,而帮厨却恰恰成了当时最让陈杰烦心的事。

  “两个星期就轮到一次,平时经常吃速冻食品本来就没什么胃口,帮厨的时候还要用电器来做那些速冻食品,真是一闻到那油味就恶心。”

  最遗憾:捷克朋友的失踪

  在与中国科考站不远的纳尔逊冰盖上,驻守着一个捷克考察站,与其他国家不同,这个科考站并不是由国家扶持,科研经费基本上来自一些民间组织的资助。

  参观这个考察站的时候,陈杰看到桌子上摆放着一张合影照片,这是其中一位科学家上高中的女儿,这个科学家还特意告诉陈杰,他已经答应了女儿过段时间要去度假。

  然而到了冬天,陈杰他们却意外得到了消息,这两位捷克科学家失踪了,“发现的时候,他们的考察站门是开着的,里面东西已经被雪埋了半截”。找了很长时间,走了很多路连影子也没有发现,估计他们两个人是在渡三门海峡时遭到风暴袭击。

  最意外:回国后重学走路

  14个月的南极生活,一直盼望能早点回到社会,然而没想到的是刚回来的时候连走路都得重新学,陈杰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每天交流的虽然有十几个人,但大伙在南极的时候完全不与外界联系。

  刚回国的那段时间里,陈杰和队员们整整调适了两个星期,“刚回来的时候,连路都不会走,因为远离交通已经太久,一上街看到满大街的车辆,我们眼睛都直了。”

  南极太阳毒

  夏天煎蛋12℃就煎熟

  南极的冷,不要说,每个人都有所耳闻,但是如果说,在南极的夏天,一块岩石接收的太阳热量能煎个熟鸡蛋,你信不信?陈杰说,这点无需怀疑,因为早有实例。

  陈杰告诉记者,如果在南极利用“太阳能源”,肯定要有效得多,陈杰说,在南极的夏天,温度最高的时候,也能达到12℃至13℃的样子,这样的温度,在南京可能不少人还觉得微微有点寒意,要想煎熟鸡蛋起码要在40℃左右,但是在南极,由于没有人类的污染行为,因此大气层几乎没有太多的阻隔,阳光的热量得以完全利用,因此这个令人感到微凉的寒意,已经足可以令南极岩石成为一个天然的“鸡蛋煎炉”,煎熟鸡蛋完全不成问题,陈杰说,从这一点上,也可以多少领教一下南极阳光的“杀伤力”。

  冬天出门晒出满脸泡

  在南极,冬天不敢出门,一是暴风雪随时会来,一个不小心就将人吹到“九霄云外”,另一个原因你可能想像不到,就是南极的“太阳毒”,冬天里出门,一天下来,准是满脸泡,那是被太阳晒伤的。

  说起南极的太阳毒,陈杰有过一次特殊的经历,在气象监测站事先观测确知当天没有气旋天气,不会出现暴风雪天气后,陈杰曾出门到企鹅岛上专门和企鹅有过一次亲密的接触,哪知一天下来,脸上就褪去了一层皮,睡觉时热辣辣的疼。因为被太阳晒伤了。

  南极冬天的紫外线为什么如此毒?陈杰说,这是因为南极的臭氧洞使得南极紫外线辐射非常强烈,另外能出门的日子肯定是太阳最好的时候,南极的上空找不到一点云彩,满眼的白色冰雪又让南极的阳光完全不经吸收地全部倾泻下来,因此,在南极的冬天晒一场,绝对要比南京的夏天感受更强烈。

  衣食住行在南极

  零下几十摄氏度的温度、最高风速甚至接近百米/秒……衣食住行在南极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与陈杰的对话中,言谈颇为风趣的他向记者描述起自己在南极14个月中的点点滴滴。

  衣:“机关”重重的外套

  衣服就是个套子,为了抵御南极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严寒温度,科考人员身上所穿着的服装全部要特殊制作,虽然从造型上看与普通衣服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但在细节设计上却颇费工夫,从帽子到上衣,再到裤子,全身的衣服找不到一个扣子,上衣由头部直接套入,下摆处除了在腰部束口外,还为了防备南极有时近100米/秒的风速设置了一个小“机关”——用带子绕过胯下与另一端相连,这样一来即使风再大,衣服也不会被掀起。此外袖口、裤口以及靴子全部都是束口设计。

  而在颜色选择上,由于队员们的野外作业存在危险性,因此服装基本上都选择如橘色等鲜亮的颜色,一旦发生意外,可以让搜救队伍在白茫茫的雪地里比较迅速地找到。

  食:西红柿下锅成烂泥

  呆在南极的日子里,队员们每天吃的东西主要是速冻食品,冷冻的西红柿样子与新鲜的西红柿毫无区别,但只要一下锅,漂亮的西红柿立刻就成了烂泥,因此尽管考察站驻站炊事员是来自北京最著名的五星级饭店——长富宫的大厨师,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速冻食品从星期一到星期天每天的花样不太一样,不过每个星期却都是这样轮,以至于到后来,吃饭成为了不少队员的“负担”,半个月补给一次新鲜水果与蔬菜成为队员的最馋食品。

  住:好比三星级宾馆

  虽然吃的单调,但队员们住的可都不含糊,从外表上看每个国家的科考基地都长得差不多,好似一个个集装箱,但中国的集装箱则长得更花哨点,由于模样类似,队员们都直接以它的功能命名,如气象栋、通讯栋,最大个的是综合栋,在里面队员可以打乒乓、打羽毛球。

  队员们住的宿舍栋则好比一个三星级宾馆,冬季的时候是2人一个宿舍,夏季则4人一宿舍。睡的是席梦思,地上铺的是地毯,墙壁上贴的是壁纸,专门的淋浴房内热水则更是由一个发电厂随时保障供应。

  行:出门30米靠缆绳

  除了大雪,给科考队员们带来困难甚至生命危险的,还有可怕的大风。在南极,当暴风雪来临的时候,风速最高甚至能达到100米/秒,人还没来得及反应已经被吹走。曾经有一位日本科考队员在傍晚的时候出去给狗喂食,但从此就失踪了,几个星期后,他的队员才在几里以外发现了他的遗体。

  为了防止大风带来的危害,所住基地的宿舍栋和食堂栋尽管相隔不过30米左右,但是在中间的小路上装上缆绳,来回进出的时候必须要抓住缆绳,否则人是站不稳的,有几次科考队员手中的热水瓶瓶盖被风吹落,瓶盖并没有落地而是直接被吹上天,随即消失得无影无踪。

  专家档案:

  陈杰:中国首位参与南极科考的土壤专家,中国南极第9次科考团成员,1967年9月出生,1994年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曾获德国洪堡学者以及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省直机关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被聘为知识创新研究员。

  研究方向及研究经历:土壤现代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效应。主要从事土壤资源退化、城市化等强烈人类活动对土壤资源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岩石风化与土壤生物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编辑涵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