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解决工程性缺水成效喜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07:39 贵州日报

  金黔在线讯“如今有了自来水,再也不用半夜三更爬起来,到4公里远的山崖里排队一瓢一瓢舀水往回挑了。”贵定县新铺乡益碗井村村民谢孝斌对记者说。

  益碗井村原名一碗井,因全村60多户人家的生活用水全靠村中的一口小井,井口小得像碗口而得名。

  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春天一盆水,夏天黄泥汤,秋冬两季空荡荡”。1年缺水长达半年之久,井干涸的时候,村民们吃水只能到4公里远的地方挑,一家人一天的用水,需要占用一个成年劳力。

  去年底,水利部门投入90多万元资金,解决当地3个村的饮水困难,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9公里外的泉水引到了村里,全村60多户人家用上了自来水。一碗井从此改名为益碗井。

  谢孝斌的一席话说出了“渴望工程”给成千上万已解决饮水困难农民的心声。益碗井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仅仅是我省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核心的水利建设中一个缩影。

  我省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160毫米;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然而特殊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使水资源难以非工程利用。2000年全省人均灌溉面积仅有0.3亩,有近千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有近一半的县城缺水。薄弱的水利设施不仅难以抵御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带来的危害,也满足不了城镇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工程性缺水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在乌蒙山区、娄山下……一场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核心的水利建设战役全面展开。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按照“大中小微”相结合,以中小水利设施为主,蓄、引、提、排、节水相结合,以蓄、节为主的路子,以新建黔中水利枢纽为龙头,以建设“滋黔”工程为骨干,以实施“三小”为主的雨水集储利用“益民工程”为基础,多种工程措施并举,不断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

  “十五”期间,全省水利总投入预计达到122.51亿元,续建和新开工了16个大中型骨干枢纽工程;7个大型灌区改造工程全部得以实施,117座病险水库得到治理;启动了43座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5个县小水电代燃料生态试点县市(含县城)的城区防洪工程建设,建成达标防洪堤280公里。全省新增灌溉面积109.3万亩,使全省农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由0.3亩提升到0.37亩;水利工程年供水总量由85.6亿立方米提升到96.7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由8.3%提升到8.82%;解决农村634.27万人饮水困难;新增地电装机29.78万千瓦,累计达到167.69万千瓦。达标验收了12个“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成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工程3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83平方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4万亩。我省水利基础设施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得以提高,水利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展望“十一五”,全省水利建设将围绕一个主题,突出两个重点,促进三个转变,坚持四个结合。解决农村人畜饮水人数701.3万人;使农业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5亩;初步达到全省城乡经济发展供水安全,基本建立起城乡水资源供给安全保障体系;预计完成农村水电新增装机容量205.83万千瓦,建成农村电气化县23个,装机191.52万千瓦,完成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装机20.14万千瓦(其中电气化县5.83万千瓦)。争取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5207平方公里。使治理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当前的57%提高到70%(不含火电)。

  相关链接

  “十五”期间,投入122.51亿元,解决农村634.27万人饮水困难,新增灌溉面积109.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0平方公里,初步构建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初步实现城乡供水安全保障目标。

  “十一五”期间,解决农村人畜饮水人数701.3万人,农业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5亩,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5207平方公里。

  作者:王斌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