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买了手机就别拿奖学金 贫困生"奢侈"罪名由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10:05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1月13日专电(刘丹、叶锋)“凡贫困生买手机者不能享受国家高额奖学金”。东华大学2005年《学生手册》上赫然标明的这一条款,提倡节俭、反对浪费,看似合情合理,却引起了校内诸多贫困生的质疑和不解--难道贫困生就一定要被贴上消费“标签”吗?

  手机能使贫困生背负“奢侈”罪名?

  我国一些高校贫困生,由于学习、生活所需借助奖学金、助学金等购买了手机、MP3甚至电脑,有的竟被校方以“奢侈”之由,拒绝这样的学生再次申请助学贷款项目。更有甚者,某贫困生喝一杯牛奶便被周围同学笑称“喝得起牛奶还要申请贷款啊!”

  东华大学二年级学生小红(化名)怎么也想不通,在手机日益成为普及性消费品的今天,便宜的不过几百块钱,却因背负“奢侈”的“罪名”,让自己失去了获得高额助学贷款的机会,这让她很失望。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小红,父母靠种田为生,一年5000元的学费让一贫如洗的家庭不堪重负,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每周定期家教成了她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的主要经济补充。“当时,为方便联系家教,我咬牙花了700元买了手机,没想到这竟成了我申请国家奖学金的最大障碍。”小红说。

  同济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小刚(化名)是一名来自陕西农村的贫困生,他告诉记者大学前他从未摸过电脑,大学期间的软件工程课有上机要求,这让他感到压力重重,为赶上学习进度,他咬牙用助学贷款为自己买了台旧电脑,“学业压力缓解了,而负疚感却增强了。”小刚说。

  穿着不入潮流的服装,吃着最便宜的饭菜,高中时享受较差的教育资源、升入大学后还没来得及夯实基础又开始为凑齐学费而奔波,当家教、送报纸……高校贫困生挣钱养活自己,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在这些贫困大学生的内心深处,最在乎的两个词就是“自强”和“自尊”。

  长期潜心研究教育问题的熊丙奇教授表示:“贫困一般与家境有关,与学生本身无关。如果以剥夺贫困生正常消费需求为前提进行帮困,无异于变相的歧视,贫困生应该得到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而不应打上低消费‘标签’,否则既不利于维护校园形象,也将使‘民心工程’失掉‘民心’。”

  贫困真假难辨,规则制定之错不在高校?

  面对众人的声声质疑,高校却连连喊“冤”。按教育部要求,高校有义务为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无偿资助。而哪种学生属于无偿资助范畴就得由学校说了算。由于贫困生群体具有隐蔽特征,贫困生判定工作向来是一个难题。

  据有关权威部门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全日制高校学生约1350万人,贫困学生270多万,约占总人数的20%。

  “学校帮困资源、尤其是国家高额资助有限,这无疑束缚了学校的‘手脚’。以东华大学为例,学校共有1000多名特困生,而国家奖学金仅有170个名额,而真假贫困生难以识别,为了将有限帮困资源有效利用,学校不得不‘擦亮眼睛’。”东华大学学工部主任王克斌说。现阶段,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不完善,有些地方政府一包烟甚至一句话就可“变通”帮助开具贫困证明,王克斌透露,为保证帮困的公平性,东华大学试着在保留证明的前提下,以辅导员观察、班委推荐、宿舍长检验等方式做补充来筛选“贫困生”。

  “以往学校出现过这种情况:有手机的学生申请到了奖学金,而无手机的学生却未能申请成功,这引发了不少贫困生抗议,学校为了尽量‘摆平’,最终在奖学金申请条件上加上‘不配有手机’这一附加条件。”王克斌无奈地解释着学校的两难境地。

  据记者了解到,很多高校即便不明文指出,也暗自以“手机”等所谓的“奢侈品”为判定贫困生是否能申请资助的“潜规则”。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表示:“配有手机者不可享有资助”之错不在高校,其根源在于高校资助资源“僧多粥少”,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紧开拓社会资源,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强权关心”何时变为“人文关怀”?

  记者了解到,贫困生主要来自农村特别是一些偏远落后地区的农家子弟、来自城市的下岗家庭子女、遭遇家庭变故的子女、收入微薄的单亲家庭子女等。

  先天的生活差异,后天的人际隔离,贫困生一进入城市高校便呈现出一系列“城市过敏症”--他们会发现原来的十块钱不等于城市的十块钱,家里的“十元”总是父母辛苦种地换来的一张张角票、一个个硬币,让人感觉分量很重,而在上海,所谓的十元不过是“的士”的起步费而已;当其他同学按着“好易通”“文曲星”查找生词时,他们却哗哗地翻着砖头厚的大字典;当其他同学在三五成群聚会设宴时,他们却在食堂里挑选着菜谱上最便宜的那一种……

  经济处于弱势的贫困生,面对手机、电脑等生活学习工具消费与资助申请的“强硬”反向联系,他们无所适从:是为申请资助委曲求全,还是为确保基本学习生活用具而放弃急需的经济支持?

  熊丙奇表示,高校帮困是一项“民心工程”,学校应从“强权关心”转变为“人文关怀”--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购买与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用具,而不能以所谓的“高”消费为由处处设限设卡,以道德名义进行无意的歧视和伤害。他说:“高校设置绿色通道、奖学金等方式助困,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打造‘无形的绿色通道’,让贫困生摆脱‘贫困标签’生活,才能使帮困的效果真正得以体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