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0.7%:食品企业绿色认证窘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10:32 南方日报

  本报记者洪奕宜

  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有90%以上的蔬菜都是从内地进口的,因为这个特殊的地缘关系,深圳的食品安全向来备受关注。近日,在由市政协召开的为市政府制订“十一五”规划献策的“建设绿色城市”研讨会上,“绿色食品”仍是众多委员和专家关注的焦点。

  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滞后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绿色”的概念,首先是安全。

  深圳没有农村,也没有农民,但是不能没有农业,更不能没有现代化农产品物流基地。在一个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城市里,如何保证食品供给的安全?如何消除市民的疑虑,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这是一个考验。

  据调查,深圳市农产品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蔬菜类,全市上规模28家超市和28家农贸市场共经营665个蔬菜品种;二是生猪肉品类,全市有7家上规模屠宰场、12家超市和12家农贸市场供应生猪肉品;三是水产品类,全市上规模水产品批发市场有3家。以上各类批发市场中以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福田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最大。

  但是随着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深圳的人口已经发展到今天的1200多万人。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规模最大的布吉、福田两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承受的压力也逐年递增,管理也越来越难。目前,虽然深圳有13家重点物流企业和12家重点物流项目。但是,这些物流企业都是以航空、港口、货柜集散为中心,而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却严重滞后,这对保障1200多万市民的食品安全极为不利。

  市政协委员屈娟曾就食品安全问题赴香港考察调研,对比之下,她认为,深圳在食品抽检和对食品销售情况的记录和跟踪等方面还有待加强:“香港食品抽检合格后才送往各家市场销售,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记录、可跟踪,一旦发生情况就能马上查出有问题的食品来自哪个摊贩,摊贩从哪间公司进货,食品产自哪间工厂的哪条生产线上。深圳的绝大部分食品同样依靠外地输入,目前就缺乏良好的食品安全准入制度。这第一关需要把好。”

  据悉,深圳目前共有供港活禽、活猪、水产品养殖场、食品生产场、饲料厂、蔬菜加工厂276家,对这六大类敏感商品全部实施了严格的卫生注册制度,从工厂或生产场地的选址、厂区的平面布置、预审、评审、审核、签发证书等各环节都层层把关。

  多头管理降低监管效率

  从深圳现状来看,食品安全问题依然突出。蔬菜、水果和生猪等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不容乐观。去年深圳市场蔬菜农药残留的年平均不合格率仍达10%,高于全国7%的农药残留超标率。市政协委员、华南国源农产品批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旭忠认为,政府对于食品安全的问题相当重视,特别是“一号议案”提出之后,深圳对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更是前所未有。“五大工程”和“四大体系”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而提出的。事实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力量不可谓不大,有统计显示,涉及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工商、质监、卫生、农业等近10个部门。这些机构也已经采取包括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各种各样的安全认证等措施。“但恰恰是多头管理本身降低了监管效率。由于机构较多,职能交叉,使食品生产和流通监管产生脱节问题。”

  对这个问题,市政协委员艾及也持同样观点。在今年“两会”期间,艾及提交的一份长达6000多字的《关于建设食品安全城市的建议》中,就提到“多头执法和重复监管造成部门之间难以形成合力,削弱了执法力度,使监管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事实上,尽管目前深圳的检测机构比较完善,设备比较精良,但是艾及在调研后却发现检测程序有漏洞。他了解到,目前肉品质量主要靠市肉品卫生检验所在特区内的3个肉联厂进行检验把关,确保由特区内的屠宰厂屠宰并批发出去的肉品无病情、疫情和“瘦肉精”。但私宰和无检验能力的关外小厂生产的肉品流入到市场,其质量无从保证,隐患非常大;农产品检验由市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负责;水产品由市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而流入到超市、肉菜市场的农产品、肉品及水产品则主要靠商家和市场建设者或经营者实行自检。“他们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艾及觉得这不可理解,他提出,可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起一个以官方检测机构为主、食品企业和商家为辅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如果市政府能够牵头认定一些符合标准的检验检测机构,这样就能有效地运用目前的资源。”屈娟委员认为应该注重资源整合。而冯树新委员则建议成立跨部门统一的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组织、管理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全部工作,对所有食品实施从“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问题。

  绿色之路尚漫长

  在保证食物安全的前提下,“绿色”的概念,才能还原到最初的含义。在市政协举办的“建设绿色城市”研讨会上,不少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绿色食品”。市政协委员、安琪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球胜认为,所谓“绿色食品”是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即从食品产业的源头——产地生态环境如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等,到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农药、肥料、饲料等,到产品的包装、贮运等,以至最终的产品申报、认定、批准和管理。

  有关数字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广东省有37个单位获得全国统一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就深圳而言,目前只有金威啤酒、光明牛奶、维他牛奶、南海油脂、宝联华实业5个单位共22个品种通过了绿色认证。就目前全市约724家食品生产企业而言,只有5家企业获得绿色认证,仅占0.7%。很明显,深圳目前绿色食品产业还远未得到发展。

  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的建设,加工企业与农户的产销连接模式,以及龙头企业的自律和之间的协调,这些都是发展绿色食品所必须着手进行的工作。梁球胜认为,在控制企业滥用各种添加剂的同时,还要加强绿色食品的终端流通环节,对绿色认证产品流通、销售加以监督和检查,打击假冒伪劣现象,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图:

  深圳绿色食品产业远未得到发展。本报记者何俊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