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纯代工模式遭遇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02:49 人民网-江南时报

  中芯国际的股价正与张汝京的微笑呈现出一种强烈反差。一位接近他的业内高层对媒体表示,张汝京变得比以往更谨慎,甚至沉重。连续5个交易日,中芯纽约股价徘徊在7.25美元上下,而其最初发行价则为17美元;其港股更是不乐观,正逼近1港元。“这都在预料之中。”张汝京日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不过,在记者看来,张汝京正在默默承受股价暴跌的惨痛。尽管表面看来,一个尚能掩饰的理由是,全球代工业环境不好。2005年全球代工销售可能与去年持平,而平均销售价格(ASP)却持续下降。以中芯为例,去年还维持在100

0美元,而今已降至800美元。但从深层来看,股价的狂跌并不纯粹是商业逻辑的合理反映。技术密集特征使得半导体产业一直弥漫着政治因素,而中芯正身处其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的高压产业政策,正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除资金、人才、技术三大瓶颈外的最大制约。这一高压的核心,是由上世纪50年代“巴黎统筹”演变而来的“瓦森纳条约”。它至今仍以冷战思维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科技严控。诸如在半导体领域,美国对中国技术控制的力度是:至少保持一至两代优势。记者获悉,台积电当年追赶美国两代技术所耗时间是整整13年。大陆的中芯国际正是严控的重点企业。产业转移的要素无非是资本、技术、人才,但怎能想像美国的资本、技术、人才会柔情蜜意地拥抱中国半导体企业?去年底,中芯与德仪欲签90纳米技术协定时,立刻遭到美国相关利益团体的压力;原有望落在中国的英特尔12英寸新厂最终落在美国本土;而截至今日,中芯向美国进出口银行的贷款仍被无限搁置。因此,中芯上市美国已算奇迹,应该庆幸。至于股价暴跌,还未痛到根本。这也许是张汝京微笑的原因。张汝京的谨慎与沉重也许来自中芯的纯代工模式。可是,“加工一片芯片就收多少钱”的经营策略正失去市场。全球芯片代工业正面临着综合实力的较量。那些既生产,又提供设计、封装测试的企业正成为市场的宠儿。“老大吃肉,老二喝汤”。全球代工业正进一步走向寡头竞争。来自电子时报的统计称,全球连续24个月盈利的代工企业,仅台积电、世界先进、苏州和舰三家。台积电大块“吃肉”的局面短期无可动摇。与中芯水平相当的对手除特许外,还有来自全球的多家代工企业。而IBM、三星、东芝等IDM大厂也开始逡巡在代工门口。因此,如果中芯在经营模式、市场策略上形成差异,将会摆脱尴尬困境。第一财经日报

  《江南时报》(2005年11月17日第三十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