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探访诸葛亮后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05:1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探访诸葛亮后裔
村中民居

  晓峰供图

  浙江省兰溪市的诸葛村,古称“高隆”。元代中叶到高隆定居的是诸葛亮第二十七代裔孙诸葛大狮。这座以九宫八卦构思布局的村庄是诸葛大狮亲自设计的。全村目前有5000

多人口,其中近3000人为诸葛亮嫡传后裔,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

  夜晚的茶馆,升腾着一股暖暖的热烈

  太阳羞涩地躲进了村外小山丘的后面,流经古村的小溪仍然欢快地唱着小曲,马头墙挺起脖子高傲地仰视着天空向人们讲述诸葛村数百年的沧桑史。在古村的屋檐下,一盏盏红灯展开了红彤彤的笑脸,好似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夜晚的山村是宁静的,红灯笼印在池塘的水中,一阵微风吹过,水面上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沿着水塘往前走去,抬头看到眼前白墙上醒目地写着一个硕大的“茶”字,便不由自主地走进了这家茶馆。茶馆不大,但茶客还算较多。粗略地看去,一共六七张桌子已经坐了茶客,这其中有玩出兵跳马的,有砌方城的,有争上游的,也有说古道今的。绕过茶桌,找到一角惟一还空着的一张桌子边坐下,要了一杯绿茶。听茶客讲,在诸葛村只需花上一元钱,就可以在茶馆里坐上一整天。

  慢慢地品着茶,看着眼前的景象。在古村夜色下的那一片宁静之中,茶馆里却升腾着一股暖暖的热烈。

  丞相祠堂,朝圣诸葛孔明

  一大早,诸葛村的人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水塘边挤满了洗衣女的身影。

  径直来到丞相祠堂,这占地宽42米、进深45米的丞相祠堂中间,眼前正脊上“用隆中云”四个大字扑面而来。

  走进中央三间的正门,檐柱间设签子栏杆,金柱间开板门,每间四扇,外侧设抱鼓石。左右梢间有精致的磨砖影壁。正门并不高大华饰,但尺度亲切,风格平易,很有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气度。沿石阶而上为寝室,中央明间供奉的是先祖诸葛亮。

  在里边转了一圈便顺石阶而下,来到院子中间,这便是轩昂壮丽的中庭。这是一座面阔五开间,进深三开间的歇山顶敞厅。檐柱和山柱都是石质的方柱,空间很大。中央四根金柱直径约50厘米,分别用柏木、梓木、桐木和椿木建成,谐音“百子同春”。中庭的大梁及梁架上雕饰极其丰富,宏壮华丽。

  走出丞相祠堂,绕过曲径通幽的巷道,经钟池一侧,来到江南惟一的武侯会纪念堂———大会堂。

  大会堂为纪念诸葛武侯所建,位于村落中心,坐北朝南,前面是“钟池”这个八卦形的大水塘。大会堂为三进两明,大门牌楼式,方形柱子,黑漆大门,层层斗拱出挑,正门当中额枋上有白底黑字“敕旌尚义之门”的横匾。大门两侧次间粉墙上楷书“忠”、“武”两个大字,此因诸葛亮死后,后主曾谥诸葛亮为忠武侯。

  跟着游人一起进入大会堂。堂内几幅大画记述着武侯会的生平。二进大厅两旁挂着“三顾茅庐”、“舌战群儒”、“七擒孟获”、“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功成八阵图”、“白帝城托孤”八幅油画。三进大厅壁上写着武侯诫子书,其中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早已成了中国文化的座右铭。

  推开民宅的门,感叹祖先的智慧

  诸葛村由于外出经商的人多,经济富裕,在明清两代建造了许多精致的住宅,逐渐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明清建筑群,保存到现在的还有一百余幢。

  随便走进一户民宅,房东很客气地招呼我,并搬过椅子让坐。房东还告诉我:“诸葛村为什么有现在这样的规模,主要是他们的祖先从原来的农业村落向商业村落转变的结果。”诸葛氏在高隆定居后不久便开始经营药材生意,世代相传。明末清初,大小药铺遍及兰溪市,更有人将药材生意做到了北到津牯、牛庄,南至广州、香港等地。祖上的族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靠做药材生意,发达起来的诸葛家族,最大的投入就是按照传统习惯营造自己的家园,在前后几百年中,形成了气派豪华而壮丽的古建筑群。

  沿着山径爬上村外的小山,从高处看,村落位于八座小山环抱之中,小山似连而非连,形似八卦中的八个方位,成为外八卦。整体建筑的布局以村中钟池为中心,房屋呈放射状排列,向外延伸八条弄堂,将全村分为八块,形成内八卦。村内弄堂似通非通,似连非连,曲折奥妙。八卦阵式的排列变幻莫测,奥妙无穷,大有可观赏之处。真感叹:诸葛祖先的智慧和气魄为我们造就了如此壮美的古建筑。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1月17日第六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