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重复建设的病根在哪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06:33 大众网-大众日报

  重复建设算是个很老的话题了,但是最近还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据《第一财经日报》11月15日报道,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贾银松日前表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应以并购重组为方向,上下游联合形成完整产业链,同时,毫不留情提高准入门槛,通过建立‘黑名单’,让小钢厂出局。”说这话的背景是,曾经暴涨的钢价如今正一路下滑,而根据测算,今年中国的钢需求大约是3亿吨,到2010年也只约为3.2亿吨

,但去年底,中国炼钢产能已达4.19亿吨,到2006年将达4.9亿吨,2008年则可达5.38亿吨。

  汽车行业的形势也不乐观,日前,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陈斌在“2006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上表示,“十一五”期间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形势将更严峻。他说,目前汽车生产项目已有很明确的准入条件,但这些条件能否起到防止重复建设、过度投资的作用值得怀疑。(11月14日《中国证券报》)

  有市场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重复,因此,完善的市场经济下,“重复建设”不可避免,也无须避免——因为市场有自身的优胜劣汰的机制。更何况谁投资谁收益,赔了赚了后果自担,外人也没必要说东道西。问题在于,就我国的现实来看,政府干预导致的一些重复建设往往与市场竞争行为混在一起。

  多年来,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通过运用财政资金、干预银行信贷、指令国有企业投资等多种方式,频繁介入一般竞争性行业的投资。这是一种受短期内出政绩、形象工程等非市场因素驱动,在政府主导下通过直接或间接控制国有企业,进行的重复性投资活动,又被叫做“行政性重复建设”。这种“重复建设”的症结,不在于投资活动的“重复”,而在于其“行政性”,这种行政干预导致的投资失误往往是大范围甚至是宏观层次的,但最终往往无人负责,不了了之。一个大的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至少5到8年,等到重复投资建设的恶果暴露,实际投资风险已经发生转移。想想看,当期重复建设项目的投资风险成本几乎等于零,而为官者当期得到的好处却可能多多,何乐而不为呢?!

  可见,重复建设的病根在于行政干预。它既严重扭曲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又增大了政府承担的财政金融风险。但这一病症,却不是靠防止重复建设的行政手段所能解决的。这么多年来,重复建设之所以几为人人诟病却又在不绝于耳的叫停声中依然故我,就因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政性招数一来再来,而投融资领域存在的体制性问题始终没有从根上触及。因此,短期来看,中央出台政策以制止盲目的投资势头固然必要,但从长远看,根本措施只能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正常的市场准入和竞争制度,形成市场化的“权、责、利”相统一的投资决策机制。这不光是纠正行政性重复建设的根本性举措,也是间接宏观调节方式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