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365斤包谷是他的“年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07:59 贵州都市报

  莽莽大山里的“孩子王”

  从广西天峨县下老乡山界向贵州眺望,在红水河与蒙江汇合的双江口北岸杀人坡的半坡上,稀稀疏疏地散落着几十户农舍,这里,就是罗甸县最边远最贫穷的班仁乡金祥村。莽莽大山仿佛巨斧劈削,峭壁千仞。滚滚的红水河日夜咆哮着从山脚穿越而过,割断了与山外的联系,惟一通道是那条蜿蜒于崇山峻岭间的羊肠小道。“爬了一梁又一梁,哭声喊断爹和娘”,当

地民谣形象描述了村民们的生存环境。

  

365斤包谷是他的“年薪”
这样恶劣的环境自然没有学校,孩子们上学要跑20多公里的山路到乡办小学。全村144户607人中,只有3个人在本地工作,大多数是文盲。1995年秋天,初中刚毕业年仅19岁的李兹喜放弃外出打工的机会,打上背包独自走进深山,在村里的一间破草房里,当起30多个山里娃的“孩子王”,一干就是10年。

  每年工资:365斤包谷

  近日,记者寻着李兹喜的足迹,来到这个小山村。推开一间简陋的办公室,墙上用草稿纸订成的小本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随手翻开,上面用铅笔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每名学生交来的“学费”:陆文杰包谷15斤,陆丹谊黄豆4斤,陆文壮黄豆5斤,吴开阳未交……

  “这些包谷就是李老师的工资,学生的学费按每年365斤包谷子来平摊,黄豆是极个别的家长送给他的菜。”村支书陆培礼告诉记者,“山里人穷,就连每学期15斤包谷子有时也难收上来,真是太对不住李老师了!”见我们到来,居住在学校旁的一位村民走过来接过话茬道:“陆有胜家夫妇到广西打工,把两个娃娃放在学校,至今分文未交;陆有树家连续两个学期没有交书费……”

  李兹喜的“工资”是养不活自己的,况且膝下还有8岁和5岁的两个孩子。“好在妻子就在村里,他和两个孩子吃住都在岳父家。”村支书陆培礼说,为献“殷勤”,他每天放学后就帮岳父放牛,连同他带去寄养的两头黄牛。

  自从李兹喜离家到金祥办学那天起,家里的农活家事全由妻子吴超一个人包揽。吴超说:“我不指望他给家里什么,只要求不倒贴就行了。”

  卖年猪为学生买书

  2005年8月6日,秋季学期已开学,眼看各校点陆续开学。到了8月15日,学生的书费还迟迟收不上来,买不到课本,学校无法按时开学。学生家长干着急,但最急的是李兹喜。他一连几个晚上都难以入睡。8月19日晚上,无法入睡的他打着手电筒,独自步行那条20多公里的山路回到家,敲开门对妻子说:“把家里那头留来过年的猪杀了,拿一部分给孩子们先买书吧!”妻子知道他决心已定,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只好含泪同意。8月21日这天下午,李兹喜带着崭新的课本回到村里。

  坐落在脊梁上的村子里,水源异常奇缺。加上自然寨之间相隔较远,学生一路风尘到校十分口渴。为让孩子们安心上课,10年来,每天天麻麻亮,李兹喜照例背着装50斤水的胶桶下到1.5公里外的芭蕉岩脚排队守水,然后背到学校给学生喝,背一次要花近两个小时。

  边放牛边改作业

  今年全校学生共32名,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从教师、班主任到校长,都是他。一个人上四个年级的所有课程,让李兹喜每天忙得像转动不停的水车。他只能采用复式教学的方式,上完一个年级的课就布置作业,又上另一个年级的课。每天从上午10点钟到下午5点钟,他一直在讲台上。

  “村里有的农户家里没有人看管孩子,就把不足龄的孩子交给李老师。”陆培礼说,今年一年级班的9个孩子中,有8个是不足龄的,李兹喜既当老师,又当保姆。

  放学后,整天灌满课的李兹喜回到岳父家虽已精疲力竭,还得急着去放牛。他一边批改作业一边放牛。“有时让牛吃了别人的庄稼,搞得家里还倒贴,有时牛回来了,还不见人。”岳父陆忠明说,回到家里,他就上“楼”去,扑在那张破旧的床沿上备课。

  从“普六”到“两基”,李兹喜承担着这个村的文化户口核查登记和其它资料的整理工作。晚上,他待各家各户吃了饭,便打着手电筒挨家挨户动员扫盲对象参加培训,接着又当起扫盲班的教师,常常是深夜12点钟才回到岳父家。

  “我这辈子交给这所学校”

  班仁乡教育辅导站站长杨桥根对李兹喜办学10年这样评价:“据统计,李兹喜所办的这所小学10年来,共送出103个学生,升学成绩比同级同类学校靠前,金祥小学没有一个辍学生,巩固率在100%,全村3个组144户607人中,青壮年非盲率达96%。”

  李兹喜办学的事迹,感动了山外的一些人。2000年,罗甸县中医院帮扶5000元,在外做生意、打工的金祥村村民纷纷捐款、捐物,村民投工投劳。当年2月份,2间教室已投入使用。

  10年来,很多亲戚朋友都在不解地问李兹喜:“李吉(乳名),你这样辛苦到底图个什么?”李兹喜还是那句话:“我当初选择代课是生活逼迫,今天我决定办学,凭的是良心,凭的是责任,每天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我,左一声右一声地叫‘老师’时,我不在意人家讲什么。”

  “我也知道转正很难,但乡里隔县城有50多公里,通乡公路也是晴通雨阻的,金祥的三个组很分散,村级公路不知哪年才修,公办教师派不进来,乡亲们也不让我走。”村支书陆培礼说:“有了李兹喜,他盘出的学生还在中学读书不说,外出打工的和通过他扫过盲的就找回不少钱,带来新的观念,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今后怎么样我也不知道,但我会把这一辈子交给这所学校。”李兹喜平静地告诉记者。

  图:孩子们交来的包谷就是他的工资。作者:王朝洪 王世昌 杨杰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