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李新孝:投身内蒙古边疆三十年奉献西部基础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13:41 人民网

  

李新孝:投身内蒙古边疆三十年奉献西部基础教育

  他来自内蒙古边疆地区一个叫做“天上”的地方,他曾和大家一样风华正茂,有着青春和梦想;但是他在当地高中毕业之后,在家乡一人一校一干就是三十二年。这就是内蒙古喀喇沁旗四十家子乡罗营子村天上队小学李新孝老师。

  “天上队”地处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海拔1500多米。是全旗有人居住的最高的地方。

  单凭地理高度,“天上队”似乎算不得在“天上”。但由于这里气候恶劣,远离城镇,交通极其不便,村民往返一趟山上要花上一天的功夫,用当地人的话说“就象是登了一次天”。因此,“天上队”也就名副其实了。

  “天上队”总共三十多户人家,百十口人,最多时有三十多个孩子。1952年,为了让山上的孩子有学上,政府在这里办起了小学。学校虽然办起来了,但是,寻找老师却成了问题。

  由于这里偏僻荒凉,气候恶劣,自1952——1972的二十年里,有关部门先后派来过12位教师,但都未能留住。他们大多呆上几个月,时间长的也就一、两年。缺少教师,一直是困扰学校的一个难题。

  然而,1973年,自打李新孝来到这里,他在这里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天上队小学”从此结束了没有老师的历史。

  李新孝从小家境贫寒,酷爱读书,靠着每星期一块钱的生活费,他读完了初中,成了当时村里最有文化的年轻人,看到学校没有老师的难处,他放弃了已经到手的高中录取通知书,毅然走上讲台,成了“天上队小学”唯一的一名教师。

  三十多个孩子、两间低矮阴暗的茅草屋、一张黑板,这就是当时“天上队小学”的全部家当。

  夏天,风大雨急,简陋的茅草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李新孝就把自己新婚不久、还贴着“喜”字的新房腾出来当作教室。

  冬天,大雪封山,一年8个多月积雪不化,薄薄土坯墙围城的教室难以抵御刺骨的寒风,李新孝就把学生们带到自己家的火炕上上课。

  李新孝的教学方式可谓既“新颖”又“奇特”。

  他采用的是“分批次、分时段”授课法。全校三十多个学生分为四个年级,每周分一、三、五,二、四、六分两拨上课;具体到每一天的上课时间,又分白天和晚上两个时段。他一人担任着四个年级的所有课程。30年下来,他相当于教了六十年的课程!

  李新孝是个厚道人,他说:“乡亲们把孩子交给我,,我就要让他们学到东西,否则就对不起乡亲,更对不起孩子。”

  30多年风风雨雨,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李新孝一直坚守在“天上队小学”,始终没有动摇过。

  32年来,李新孝总共教了300多名学生。天上队没有一个孩子辍学。如今,村里45岁以下的人都作过他的学生。许多学生毕业后,又继续读了初中、高中,成了有文化的农民,成绩优秀的还考取了中专和大学。

  村民们说:“是李新孝改变了天上队的命运,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人物特写

  “天上队”的孩子王李新孝对着镜头问:“孩子们,你们幸福吗?”

  “天上队小学”地处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海拔1500多米,是全旗有人居住的最高的地方,气候恶劣,远离城镇,交通极其不便。自1952--1972的二十年里,有关部门先后派来过12位教师,但都未能留住。但是,1973年,李新孝来到了这里!

  从此,“天上队小学”结束了没有老师的历史。

  从此,李新孝“独掌大权”三十年,既是校长又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夏天,风大雨急,简陋的茅草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他把自己新婚不久、还贴着“喜”字的新房腾出来当作教室。冬天,大雪封山,一年8个多月积雪不化,薄薄土坯墙围城的教室难以抵御刺骨的寒风,他把学生们带到自己家的火炕上上课。这个在世俗眼里也许有点傻的厚道的“守护人”,32年总共收获了300多名学生。村民们把他当作命运的吉星:“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第一次参加参加中央电视台教师节晚会的李老师,在摄像机前对他的孩子们说:“亲爱的小朋友们,我是你们的李老师,我现在正坐在中央电视台的《2005-奠基中国》晚会上,我感觉非常幸福,你们幸福吗?”

  第一次来到北京的李老师,跟于胜春拉家常,胜春劝他,既然来了,多在北京逗留两天,去看看天安门广场,多转一转,您猜李老师怎么回答的?

  李老师:我们18号就要开学了,我还要回家给孩子们上课呢。

  于胜春:李老师,您那儿是一人一校,不是您一个人说了算嘛,您说往后推两天不就推两天嘛。

  李老师:那不能,时间就是知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