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切为学生 至诚一片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14:16 新民晚报

  

一切为学生

  王嶒,曾经两度站在上海电大的毕业典礼席上,如今,硕士毕业的他,电大第三门本科与北大EMBA同时在读;

  赵继宏,打破中国残奥会金牌零的纪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先后38次登

上冠军宝座……卸下荣誉的光环,她走进上海电大,读了专科,又读本科。

  他们互不相识,却共同奔向上海电视大学,奔向知识的殿堂,从此共享书海温馨。

  因为上海电大有一张甩得响的名片——“一切为了学习者”,至诚至真的服务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学习者,开放教育这棵稚嫩的幼苗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渐长渐茂!

  1关照弱者,架起知识桥梁

  小邓终于考进大学了。但下肢瘫痪的他注定将与轮椅相伴一生。为此,面对一边是沪上知名普通高校,一边是不设门槛的上海电视大学,如何抉择成了难事。

  最后他父亲决定送他入读具备完善保障设施的上海电视大学。当小邓爸爸第三次来到上海电大徐汇财贸分校时,现实告诉他,这里让人放心。当时正值学校装修新校舍,校方获悉父子俩的决定后,当即与学校物业商议,决定花费1.4万元建专门设施,方便小邓乘坐电梯上下楼,同时扩建原教室门,确保轮椅通行无阻。

  小邓父亲的眉锁终于舒缓了,露出了许久未曾有过的笑容,那么开怀与舒畅。

  2005年8月16日,媒体上一篇特别报道引起社会关注:母亲身患乳腺癌,为了分担父亲的压力,2004年4月,成绩优异的张磊站在高考的门槛前,告别了老师和同学,离开校园,开始打工挣钱。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父亲突然因严重肝硬化住进了医院。从此,张磊在家、医院和工厂之间来回奔波,他放弃了睡眠,3元多的面包吃二三顿,甚至想把肝脏捐出救治父亲……

  为了不能放弃的爱和希望,张磊放弃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高考,可是大学梦却一直在心底燃烧。

  “我们帮他圆大学梦!”张磊的故事在报上刊登后,上海电大徐汇财贸分校校长陆守昌,第一个向媒体打去了电话。在电话中,他代表学校表示愿意帮助张磊圆大学梦,并在他就读电大期间每月资助其生活费500元。

  8月19日下午,陆校长亲自来到张磊家,将电大招生简章、第一个月的生活费以及学校教职员工的爱心捐款送到了张磊手中,并表示将免费为他提供一台电脑,以便在利用电大网络平台学习的同时,好好照顾父母。躺在病床上的张父知道后,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住了陆校长的手……

  长期以来,上海电大系统时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求学热情,针对残疾学员及家庭困难的学生推出助学活动,不同程度减免他们的学费,为他们架起知识的桥梁。

  2注重实用,合适才是最好的

  开放教育试点之初,应用数学犹如一头拦路虎,困扰着一批电大学员的求学梦。培养应用型人才,合适有用的教材才是最好的教材。于是,学校领导即刻召集校内数学教研力量,组建以李国莹教授为主,集老中青三代于一体的教材改革小组,就此在上海电大拉开教改帷幕。

  2003年1月,依托教学大纲,着眼开放教学特征,《应用数学基础》经过近一年的编撰、修改,最终定稿。专家评估会上,专家组主审邵嘉裕教授说:“《应用数学基础》是一本涵盖了微积分、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等大学数学的基本内容,兼具科学性、应用性和可读性,又充分考虑到成人学生特点的好书。”

  今天,《应用数学基础》启用已有3年,其间5次加印,学生覆盖面近3.5万人。新教材启用后,上海电大的数学考卷上应用型试题丰富了,灵活了,学员通过率也逐年上升,在师生中广受好评。

  3教材网络化,急学习者所急

  近年来,上海电大开放教育在校生人数逐年上升,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3000多人一跃突破10万人;同时,为了给更多渴望学习的人创造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舞台,学校延长了招生截止时间,这无形中给教材工作带来了困难,部分教材因无法及时送达一度引起师生不满。

  2004年,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研讨,上海电大教材运作全面推行网络化管理,依托网络优势,一台电脑、一个平台,即可轻松实现教材网上征订、网上结算、网上调剂,随后通过统一发行口径,免费送书上门。

  每一次临近开学,教材科便成了书的海洋,全年两季共近300吨的教材从这里出发,送往全市各分校、教学点、工作站,确保教材按时送到学员手中。

  4披婚纱赶考,结婚求学两不误

  2004年12月19日,上海电大开放教育学院中原校区考场里,一袭白纱引来无数目光。新娘王华相携相恋12年的爱人沈先生穿行于校园,为寒冷的初冬添了一份白色温情。

  说起这戏剧性的一幕,小王乐得合不拢嘴。原来早在半年前,小两口就预定了酒席,谁想末了竟与电大考试不期而遇。考试从下午3时30分持续两个小时,之后即使马不停蹄赶往酒店,时间也稍嫌紧张,哪儿还有时间梳妆打扮呢?于是,小王决定披着婚纱进考场。

  学校得知此事后,为防新娘着凉,决定为其专设一间有空调的办公室作为“单人考场”,并配备了专门监考老师。

  考试结束后,这对新人直奔酒店,赶到时离开席只有几分钟了,总算结婚考试两不误。事后小王和沈先生激动不已:“这场婚礼,我们将铭记终身!”

  上海电大开放教育学院法学专科的一名学员,希望当年秋季参加专升本学习,可眼看自己还有一门课程没有通过,这一拖又是一年,心里犯了急。他提笔给电大领导写了封信,表示自己有信心通过该门课程考核。

  学校领导看信后,为他有心继续学习感到高兴,当下组织有关部门、老师,临时从题库调题,增设考场。

  类似的事在电大还有很多很多,电大监考老师的足迹越走越广:浦东分校的李雅芬同学考试期间正值预产期,可她不愿错过论文答辩,于是白天书房来答辩,晚上迎接宝宝降生;松江电大学员余琼不慎腿部腓胫骨粉碎性骨折,可她坚持参加考试,于是监考老师4天内3次送考上门;静安分校学员邹建群下班途中抓小偷,英勇负伤,于是书房变考场,他在家里完成了电大学习中的最后一门考试……

  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拼绘出温馨的画卷,这里有爱,有温暖。

  5远程实践,风景这边独好

  2005年4月4日晚上8时,上海电大国顺路校区的圆桌会议厅内,74位学员围坐成圈,沉浸在大屏幕散发的视听冲击中,聚精会神;屏幕那边,不同肤色的异国学子同样静静聆听,双方不时侃侃而谈,一场文化的交流通过网络穿越大洋彼岸……

  这是上海电大全英语课程《世界文化》首开课现场,上海电大通过cernet网首次实现多点、实时、面对面交流的远程互动教学。

  事情要追溯到2003年。当时,纽约城市大学在亚洲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几经考察,最终将目标锁定上海电视大学。

  时逢上海电大英语专升本班准备开设选修课《跨文化交际》,听闻纽约城市大学的合作意向后,一拍即合。“与国外合作,通过远程实时互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英语实践的平台,同时讨论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差异,这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最好的语言交际实践。”上海电大英语系系主任罗伟纲教授谈到合作办学,滔滔不绝。

  两所院校达成合作意向后,因两地时差近12个小时,经过多次交流,最终上课时间定在北京时间每周一晚上8时至10时,即美国纽约时间上午8时至10时。如此一来,许多下班后直接来校上课的学员到校后便有了一段时间空白。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决定增设导学课,提前向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要来专家讲课内容,就其中的生词、各国文化背景进行课前指导,以便学员在实时交流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美国专家与学生的观点,同时顺利地交流自己的想法。

  6教书育人,师生情义深

  说起金融与会计系的王国清老师,很多同学都会笑着告诉你四个字:耐心、细致。

  王老师喜欢和学生谈心,因为在她看来,师者,在授业解惑之外,更应该“育人”。中原校区00级财会专业学生小黄是一个个性很强、逆反心理较重的女孩子。王老师在和她接触中逐渐发现,她的内心其实非常渴望成为一个有知识、有素质的人。于是每次放学后,王老师总会拉上小黄一路走回家,聊人生,谈学业,鼓励她踏踏实实地努力,充实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小黄不够自信,为此,王老师特别注意对她的学业辅导,激发她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如今的小黄,财会专科毕业以后,又继续报读了电大专升本班,明年即将本科毕业。

  林子,一个喜欢沉浸在网络中与同学讨论海派文化的“网虫”,走下虚拟世界,林子的真实身份是上海电大文学系老师陈林群。陈老师喜欢将教学与娱乐融为一体,曾在论坛上挂出有奖捉拿自己主持的《大学语文》网上课堂错别字的帖子,引起学生们的热烈回应,同学们通过寻找他人的差错,强化了知识;有分校学生提出不知总校国顺路新校区美丽真容,陈老师得知后特地拍了十几张校园日景和夜景的照片,让学生一睹母校芳容……

  上海电视大学以爱的载体,将教育事业人性化,打造出一张叫得响的名片——“一切为了学习者!”本报通讯员宋薇

  学生腿部骨折,老师送考上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