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厦门人曾国寿:有颗行星以他命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16:38 大华网-特区青年报

  人物档案曾国寿,63岁,厦门一中退休返聘生物教师,英特尔杰出教师奖第一名得主;2005年1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将编号为21398的行星命名为“曾国寿”,以表彰其为教育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30年来,在应试教育的“风车”前,他像堂吉诃德,挥舞长矛不停地搏斗。“我希望,在我的身后,我们大家之中,能走出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曾国寿在新生入学仪式上说曾国寿有一个梦想。

  他将这个梦想写进他在厦门一中新生入学仪式的演讲稿中:“我已经63岁了,拿到一颗星星(21398号小行星—————曾国寿星),这可能是我这一生中最高的高度了,但我希望有超越,在这些学生或下几代的学生中产生更亮的星星,能走出一个诺贝尔奖得主。那时我也许已经看不到了,然而这有什么关系?”曾国寿告诉记者,梦想即使遥远,但它的确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曾国寿常常会在学生面前“炫耀”一张过了塑的“宝贝卡片”———卡片上有十多个诺贝尔奖得主的亲笔签名。曾告诉记者,收集这些签名时,他已59岁,但那时他“像一个16岁的追星族,挤在人群中‘抢’签名”。之所以说这些故事,就是要激励学生,向这些了不起的科学家学习。如今,曾国寿将他的梦想缩小成一个有生之年能够实现的计划———推广他的教学理念,让更多人去实践,让下一代的孩子不必再被“填鸭”。“无论条件如何,都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探索的氛围。”———曾国寿无数次推销的理念

  熟悉曾国寿的人评价:朴实得像一个老农,不喜欢出风头。

  然而,曾国寿极欢迎媒体采访。采访中他总是主动地问:“还有什么问题,我有时间。”记者很快发现,实际上曾国寿在面对媒体记者时所极力“推销”的东西,都在某种层面上证明:他的梦想,不仅仅是个梦想。

  他拿学生的成绩来证明,他的努力,正在使学生越来越像个诺贝尔奖得主———“你看看这篇论文,标准的自然科学论文,可以和厦大的研究生比了;你知道吗,这个论文磨了7遍,你看第一稿,没有重点,看起来就像中药药方,现在,他自己摸索,摸出了写文章的道道。”“这是今年高一学生的课题目录,想的问题我都没接触过,瞧,‘转基因食物安全性’、‘各型手机辐射的不同时间长度对黄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厦门行道树的种类及作用’……这些孩子不需要多少提示,他们有自己想探索的东西。”“就这个学生,前几天拿着这作品去比赛了,自己去的!他自己能做展示版、能准备答辩,该穿什么服装,说什么话他自己都知道,这种本事能让他受用一辈子。”……

  曾国寿打开自己的电脑:“你们自己挑,需要这里的文件,尽管拷贝走。”文件夹中的文档很多,是曾国寿近几年办讲座、学习班时,辛辛苦苦整出来的作品,他愿意让这些传扬出去,而不在乎版权方面的收益。

  实际上,曾国寿早已开始不遗余力地推行他的教育理念,近两年的出名,给了他更多的机会。2003年5月,曾获得“杰出教师奖”第一名时,他获得2万美元奖金,他将这2万美元变成了40多场交流会或讲座会的经费,这些讲座甚至开到了湖南老区和农村中学。

  讲座中,他不断推销这样的理念:无论条件如何,给学生创造一个探索的氛围都是可行的。他举例说,哪怕什么都没有,只要孩子们翻开砖头,抓几只虫子,就可以开始他们的科学探索。曾说:“只要有可能做到,我就会向外介绍我的经验,虽然高考(制度)那样,但是我这样做是会‘工夫不负有心人’的,只不过我们需要辛辛苦苦慢慢去做。”所以,无论是讲座还是面对媒体,曾都十分珍惜,他将此看作是争取支持者的良机。“曾老师用最‘笨’的方法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曾国寿的学生说“初中生,就像刚刚褪去绒毛的小鸡,很顽皮,很好奇,探索一切,不要用‘灌’的方式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不要抹杀他们的灵性,应该让他们自己去体验这其中的快乐……”

  在这方面,曾国寿总是不厌其烦地列举着他的案例:———有个叫尤智勇的孩子,当时还是个初中生,他偷看我做实验,一看就是一下午,我就找他来一起做实验,我发现他昆虫画得非常好。这个孩子没多久后,成为第一个在福建发现“根土蝽”(一种珍稀昆虫)的人。———叶昀莹,今年考上清华。高中时自己研究螺旋藻,逻辑很混乱。但她很用心,现在文章写得极漂亮,比我们当老师的还严谨:她发现我们的实验的一部分(有毒介质操作),国际竞赛规则规定不能由未成年人来完成,多亏了她,不然我们到国外比赛的机会都没有。———海滩昆虫调查工程,这是个艰苦的调查,一帮学生一年四季都得去,得赶在退潮时,徒步走,考察每一块石头,得到昆虫的种类、分布状况、怎样觅食。这种徒步调查非常累,学生们这样做,没人逼,不叫苦,只因为他们兴趣……“我们这个题做了一年多,论文改了7遍,每一次他只是点拨,从不教我们具体怎么改。”“我们提出一些问题,曾老师没有回答我们,而是告诉我们,哪里可能找到资料,去找哪个教授能寻求答案,到哪里可以找到完成这部分实验的设备。”

  曾国寿坚持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最“笨”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拥有“敢于怀疑,勤问问题,以及在研究中培养创新精神”,他称这些为“科学素养”,是一个真正人才所必不可少的因素。记者摘录一段他讲座的讲稿,一段教育经历“流水账”式描述———“1990年,手拿棍棒,脚踏过膝的海泥,像母鸡带领小鸡一样,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在二十多公里的红树林内行走,考察生态环境;1997年,坂头水库植被调查,以身作则,不畏蛇虫,深入深山老林,让学生体验科学的艰难,树立保护植被与水资源的意识;独身上西菇岭踏勘,了解蝶类资源。”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引导学生去寻找知识、探索科学奥秘,让学生在科学实践中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其中厦门文昌鱼资源的保护是一个典型例子。从1988年学生步履艰难发现黄厝海区文昌鱼新的栖息地,建立文昌鱼保护区,一直到2003年文昌鱼的遗传多样性、同工酶的研究和人工养殖文昌鱼……“面对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他则像一个孤独的斗士。”———曾国寿的同事这样评价“假如我能倒退20年出生,能多做些事,那就更好……”在演讲时,他动情地对台下的人说。

  面对记者,曾国寿干脆说,他岂止想向天借20年,他想的是,一直干下去,看到中国的教育体制发生变化。“我希望将来,当我们之中产生一个天才、一个可以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人时,他不会因为体制而被埋没,而是在最宽松的环境中自主地走上自己探索科学的制高点。”

  他希望将来,评判学生的标准不再是简单的成绩,而是他所提倡的“三大标准”:一是勇于质疑,总能问出为什么并愿意去探索;二是善于学习,永远不满足于学到的;三是独立思考,而非等人灌输,给现成的。———“改变不了现实,他就寻求平衡的方法。”尽管曾国寿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国际的承认,许多国家表示要“拷贝和推广”他的育人模式,但在国内,他则像一个孤独的斗士。

  一位老师告诉记者,有学生家长反对曾国寿的教学方式,只要孩子稍迟一些回家,电话就打进了实验室。曾国寿会想着帮学生度身订做科研计划,以求升学和探索两不误,保住一个热爱探索的学生。他坚持认为,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角力中,他,他的接班人,他的学生,他的认同者,都是前者力量的一部分。(海峡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