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现今的知识分子为啥不像巴老们长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7日19:32 人民网

  日前,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在北京论坛“公共卫生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分论坛透露:在知识分子中,存在着严重的“过劳死”现象,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为58岁,比普通人平均寿命少10岁,近5年内,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有135位教授死亡,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3.3岁。

  一般地认为,“过劳”似乎会更多地光临劳作于血汗工厂中的民工之类人群,有报

道说广州的民工们一天睡眠时间不过4、5个小时,比起“上海一份专门针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调查显示,68.5%的人每天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来,民工们的睡眠环境似乎更加严酷。其次,有关民工“过劳死”的报道,也不断见诸于报端,比如深圳一个女工在马路边猝死的案例。

  目前,高级知识分子也如此普遍地、多发地“过劳”了,令人很是骇然。平均寿命仅为58岁,比普通人平均寿命少10岁,令笔者纳闷儿的是,以前的知识分子大多长寿,是不是他们都“怠劳”了?

  比如长期隐姓埋名,为我国两弹一星伟大事业奉献了一生的王淦昌教授逝世时91岁;创造了难以用数字统计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人称“华老”的大数学家华罗庚教授逝世时74岁;社会学大师费孝通逝世时95岁;前不久离我们而去的“说真话”的巴老整整走完了101个春秋;数学“怪才”陈景润逝世时63岁,因其“早逝”,国人还为之痛惜不已。

  以上诸位,既有自然科学家,也有社会学、文学家,逝世时都超过甚至远超过当今知识分子的58岁平均年龄。现今知识分子比普通人平均寿命还少10岁,这与物质利益、社会地位突飞猛进的形态,是何等的反差,应该引起社会的思考。“过劳”是一个原因,另外的原因也同样不容忽视。

  首先,有些知识分子已经没有了王淦昌、陈景润先生那种忘我奉献、无所欲求的心境。据报道,现在的大学、科研机构搞“残酷竞争”,急功近利,非多少“成果”、“论文”、“弟子”不能评级升等,经济待遇相差数倍乃至数十倍,功名利禄之下,疲于奔命,心力交瘁。

  其次,当年华罗庚先生、费孝通先生们奔走于山川河流、穷乡僻壤、工厂田间,调查民生、推广科技,广结工农大众,心胸广阔,全无如今象牙塔中的浮躁不堪,无以自拔。

  而我们在付出“知识分子比普通人平均寿命少10岁”这一沉重代价的同时,我们又“过劳”出了几位“大家”呢?这一现象不由得我们不深入思考和剖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