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07:16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背景:11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谈话”版今天来到河南省职业技术学院,让这里的几位在校生跟大家谈谈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对自己的未来就业之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些看法。

  职业学院,我们自己的选择

  记者:能讲讲你们当初选择上职业技术学院的故事吗?是什么原因或是谁让你们决定要到职业技术学院来学习的呢?你们在踏入校门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自己将来的就业问题?你们在选择自己所学专业的时候,都考虑了哪些因素?

  王平:其实很简单。我当初高考的时候分数比较低,但我想选择一个比较好找工作的专业学一门技术。当时看到汽车检测与维修这个专业,就觉得想学它。我又看到河南省职业技术学院设有这个专业的课程,而我的分数可以上。于是,我就从云南过来了。虽然云南距离这里很远,但我的家人觉得学汽车检测与维修将来应该比较好找工作,就也很支持我。所以我就来了。

  王海朋:当初我的第一志愿就是职业技术学院。当然除了分数受限制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我家在农村,我知道农业生产是很费体力的,机械化对于农村解放劳动力、减少农业生产的体力劳动很重要。所以,我就想学机电方面的东西,希望能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做点自己的贡献。当时想得很好,到学院以后我知道我们学院的机电系很不错,所以我就选择了就业前景比较好的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制造方向这个专业。

  程磊:好的大学谁不想上?但根据我当时上高中时的实际情况,我的家人和一些亲戚朋友建议我选择上职业技术学院,也向我推荐了我所学的这个机电一体化专业。于是,我就报考了这个学校并且选择了这个专业。现在想想,觉得我的家人和我的选择还是对的。

  史献华:我的想法更简单。当时就是高考分数低,觉得很辛苦又不想复读了,就报了职业技术学院。我刚到学校的时候看到那么多专业真不知道自己该选啥,还是听别人说我们学院的机电系比较好,就选了机电一体化的数控方向。说实话,我在选这个专业的时候真不知道它到底是让学啥的,更不知道将来出去能干啥工作。不过我现在倒觉得挺幸运的,这两年的学习让我喜欢上了数控专业,也知道自己学的专业是不愁找工作的。

  何军:我也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选择了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是想为自己找到个合适的就业门路。觉得自己适合干这个专业的工作,就学了这个专业。

  记者:我发现你们大都是因为分数低而选择了职业技术学院,如果当时高考你们的分数够了本科线,你们还会选择上职业技术学院吗?

  王海朋:北大、清华谁不愿意上呢?关键是实际情况不允许。我们当然会选择更现实、更适合自己的学校,我当时就是在能上师范院校的情况下选择了职业技术学院,因为我觉得这个学院的这个专业更适合我,对我将来更有用。

  王平:我也觉得适合自己的才最重要。现在我们班的同学也有很多参加考试想继续读本科,但我觉得没有必要了。因为我学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践经验更重要,再读本科学的还是理论知识,能拿到本科文凭又怎么样呢,把技术练好了才更现实。

  到工厂去实践,才能练就真本领

  记者: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你们觉得对自己的专业技术掌握得如何?你们对学院设置的专业课程满意吗?对于你们所学的东西,你们有什么看法和意见?你们认为自己所学的东西能胜任自己将来要干的工作吗?

  王海朋:我学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这个专业是个新兴的专业,不过学校让我们接触的课程还是挺多的,为我们今后无论是从事机加工、从事工艺等方面工作都打下了基础。应该说,比起那些综合院校毕业的学生,我们更容易适应和熟悉一线的工作。

  程磊:我们上的是职业技术学院,就应该比普通的综合院校多些实践课程。不是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嘛,所以我们学校给我们安排的专业实习课程比别的学校多,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也强。但我觉得还不够,每学期理论课程20周,实习课程三四周,比例还是有点小。而且,我们的实习一般都是在学校内的实习工厂里进行,与一线实际的工作还有距离。

  王平:是。我假期里曾到外面的汽车修理厂实习过,感觉自己好像在学校学的检测和修车技术都用不上。在学校学的理论课程是足够用了,但我们的实习课程就是动手拆装一些破旧的发动机,连整个的汽车都没见过。教我们维修课程的老师也没有实际修车的经验,所以我在假期里面一直还是跟着修车的师傅当小工打杂。不过我也知道,让学校配备足够的汽车来让我们修现在还不可能。每个专业都需要实习的工厂和机器,那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对于学校来说压力也很大。

  记者:看来你们都觉得实际的操作经验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但你们也说学校没有条件提供给你们实习的空间,那你们觉得有没有好的办法能让你们更好地“学以致用”呢?

  王海朋: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和企业”联合。像我们学的专业需要大型的、现代化的机器设备来实践操作,让学校提供这些设备不大可能,但企业里有设备。如果校企联合,我们就有了实际操作这些设备的机会,企业也可以借机考察选拔未来的有经验的技工。我们还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企业服务,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其实是双方互利的好事。

  史献华:学校现在也是在向这方面做的,像和“海尔”合作维修家电等等。不过就是还没有普及,不是每个专业都有企业来合作。

  程磊:我们的院长也说要实现“学生和工人零距离”,实现“学生和岗位零距离”。我们在选择自己专业的时候,就知道将来是要到一线当工人的,所以动手能力对我们很重要。在参加了几次企业的招聘活动之后,我也深有感触。到我们学院来招聘的企业,一方面看重我们在校的专业成绩,另外更看重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许多大的公司和单位急需的是到企业之后能够立即投入工作的技术工人,但我们现在只能说到岗之后经过短期的实际培训才能够熟悉一线工作。应该还是有点距离的,学校毕竟不是工厂。

  我们有信心,未来不是梦

  记者:你们明年要毕业,现在面临着就业的问题,你们对未来是怎样打算的?觉得自己好找工作吗?对你们自己未来的职业有哪些想法呢?

  何军:我觉得找工作应该是不愁的。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很有信心,虽然要到明年夏天毕业,但估计到今年年底就应该会有70%左右的同学都能找到工作。就是真找不到工作也没关系,那就参加升本科的考试继续深造,应该也是没问题的。

  王海朋:我还是要说,我们上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选择所学专业的同时就知道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行业了。所以这点相对其他综合院校的本科、硕士学生来说其实是一点优势,就是我们的就业目标很明确,我们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工作。所以就简单的找工作来说我们都不发愁,我们都很有信心。但关键是自己将来在自己所干的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发展。我给自己的未来设计了10年规划,希望自己在参加工作之后能够按照计划一步步地走好。10年后,我希望能有自己的机电企业。

  程磊:我们也通过媒体知道目前我国缺少有经验的高级技工,尤其我们所学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很热门的,国内很多大型企业都需要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所以说,找工作的问题我们都不担心。不能说我们是盲目地自信,因为我们对自己所学的东西还是有清醒的认识的。

  王平:我学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大部分都是自己找工作。我对自己的就业期许也不高,汽车维修现在基本都是私营企业,我们都是自己直接到汽车修理厂或者是4S店里去找工作。从学徒工干起,逐渐成为正式的维修工,然后自己积累技术和资金开家自己的汽车修理厂。我希望我能用3至5年的时间,拥有一家自己的汽车修理厂。

  史献平:就是找不到和本专业对口的工作也没关系,我们的师兄们也有很多毕业以后转行干别的。据我所知,前几届有位同学毕业后就没有干本专业,而是在豫港公司当起了汽车销售,但他干得一样好,收入也很高。所以我觉得,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能不能把工作干好,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就是那些本科、硕士生毕业之后不也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有好的前途嘛!我对自己是很有信心的,即使我不能在自己所学的专业中找到好的工作,干其他的行业我相信我也一样能够干好。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记者:很高兴你们对自己的未来都很有信心,但现实社会中有很多人不愿意到工厂里当工人,认为只有做“白领”才是体面的工作。你们对此是怎么看的呢?你们觉得怎样才能改变人们这样的看法?

  王海朋:其实,我们自己心里也矛盾。同样是读了那么多年书,父母给我们掏了那么多学费,我们也希望能好好回报他们。但是人总是要面对现实,走适合自己的路、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有什么丢人的呢?何况我们做技术工人也不比一些所谓的“白领”缺少文化修养,相反我们都掌握有一门能让自己赖以生存的技术,甚至比许多人收入还高。人是活给自己看的,我觉得没有必要去想着改变别人的看法,自己过得充实就行了。

  王平:我就希望我的职业梦想能够实现,如果我成功地拥有了自己的汽车维修厂,就不会有任何人觉得我们的职业选择是不体面的。

  程磊:我觉得我们的选择是很现实的。也许很多职业会让人显得更体面一些,但是体面在现实生活中又能占多大的分量呢!靠体面生存是不可能的。我看还是社会上的人不够现实才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

  何军:这些问题多少和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有关,如果社会给像我们一样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更多的关注,像现在关注那些“白领精英”、“机关干部”等等被人们认为是“体面职业”的人群一样,那么,整个社会的舆论环境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就会跟着转变。其实,现实社会中还是像我们这样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生存的人多。人都想往高处走,都不甘平庸。应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做技术工人一样也有获得荣誉或者出人头地的可能。

  史献华: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们自己知道自己的工作就行了。我们用自己的所学积累,也可以变为“白领”,这都不是不可能的。社会的环境会影响人的看法,但人还是要走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⑤4

  嘉宾:

  王平(2003届汽车工程系检测与维修方向学生)

  王海朋(2003届机电一体化系计算机辅助制造方向学生)

  程磊(2003届机电一体化系计算机辅助制造方向学生)

  何军(2003届机电一体化系数控方向学生)

  史献华(2003届机电一体化系数控方向学生)时间:2005年11月9日

  地点:河南省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

  □本报记者贺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