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专访中国声学研究奠基人、潮籍中科院资深院士马大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11:04 大华网

  编前语:潮汕俊彦,灿若星河,潮籍中科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更是潮人精英中的顶尖人物。他们不懈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他们的爱国热忱感动中国,是我们弘扬实践汕头精神的榜样和旗帜。近期,本报记者赴京,对他们进行了独家专访。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感动中国———潮籍院士风采》系列报道,全面展示潮籍科技精英在外奋斗拼搏的动人事迹,彰扬他们报效桑梓的殷殷赤子之情,激励未来一代又一代的潮汕青年发奋图强,自强不息,为乡邦振兴、祖国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将,由他完成了世界最大的万人会议厅———北京人民大堂的音质设计。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在音质设计方面,至今仍然没有超过人民大会堂的。中国的建筑声学由此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

  ——1938年,23岁的他在加州大学推导出的简正波计算公式,震动美国声学界,被认定为波动声学的一个基本公式。1992年,他在60年代创立的微穿孔板理论,解决了声学强国德国无法解决的议会大厦声学难题。

  ——“ProfessorMa,了不起!”国际声学委员会主席哈米雅顿等几代外国学者异口同声:“中国声学界,马、马、马”。

  马大猷几乎就是中国声学界的代言词。

  “我永远是潮汕人”

  金秋北京,阳光明媚。中关村中科院宿舍区,马大猷整洁简朴的家中,这位享誉世界的声学大师,缓步走来,向我们伸出热情的双手。

  90高龄的马大猷,白发如银,温和地微笑。1961年,北京西郊机场一次铁锤敲打钢板的噪声实验,损害他的听力,此后便不得不配上助听器,如今需要别人大声说话才能听清。

  “虽然一辈子只回过家乡一次,但我永远是潮汕人”。马老说话平缓、简洁、有力。马大猷原籍潮阳和平,1915年在北京出生。父亲马有略在北洋政府任“办事”,后去上海做律师,两年后故去,其时,马大猷15岁,上初三,家庭面临极大困境。北京潮州同乡会给予莫大的帮助,每年资助马家200银元,直至马大猷大学毕业。

  “没有潮人同乡的帮助,我不可能完成中学、大学的学业。也不可能有后来所做的这些工作。”马老虽只随全国政协视察时回过一次汕头,但印象却很深。“汕头有的电子企业很不错,要好好发展。”

  写满“第一”的传奇

  马老一生,写满传奇般的“第一”:哈佛大学校史上第一个仅用两年时间就从学士拿到博士学位的人;美国声学界第一位中国学者;27岁时,成为上世纪40年代全中国最年轻的教授;1955年,40岁的他成为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之一,开创了我国声学研究。

  马老的书房里,书架占去整面墙壁,书架上,除了挨得紧紧的书本外,就是一摞摞的笔记本,其中不少年代久远,纸张已经泛黄。这些笔记,是他从1937年美国留学到现在研究工作留下的。“本子里记录的是些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想法。经过实验及其他方面证实,当中大概有80%是错的,能成为论文的只是一小部分。”

  科研工作,几乎成为马老生活的一切。近年来,马大猷腿关节不好,行走不便,听力也不太好,这反倒让他免去了社会应酬和纷扰环境的影响。他深居简出,但固定不变的是:每周一、三、五上午,继续准时到声学研究所上班。回到家里,打开书房的电脑,继续一个字一个字敲着键盘打文章。

  马大猷总带一个公文包,放着书稿,无论走到何处,随时拿出来写作。直到目前,马大猷共完成了160多篇论文,几乎三分之二“诞生”于60岁以后。“我的科学生命是从60岁开始的。”2004年,这位勤奋的科学家新写和修订出版了三本书,其中《现代声学理论基础》,被称为他“一生学术生涯的结晶”。

  “让他多出去走走,他总觉得浪费时间,我就老在这方面和他吵。亲戚朋友都劝他,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多休息。他回答说,现在年纪大了,时间不够了,要把想做的工作都做完。可他手里做着一个工作,心里又想起一个新,哪里做得完呢?”马老的妻子、与他数十年相濡以沫的王荣和女士说。

  冀望自主创新“科技强国”

  今年3月1日,马大猷度过了他的90岁生日。已至耄耋之年,他依然保持着活跃的思维。坐在客厅沙发上,马老一字一顿地向记者阐述他的忧思与建议:“中国迫切需要发挥科技人员的力量,大力提高科技研究水平。”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1940年,以“科学救国”为己任的马大猷,放弃了留美发展的机会,回到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成为西南联大的一名教师。

  65年过去,青丝已成白发,马大猷仍以热诚的赤子情怀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鼓与呼:“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国家的科学水平、经济水平,根本都来源于基础研究!”

  这个有着惊人的勤奋和精力的老人,一生科研充满创新精神。

  23岁时,他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进行颤动回声的研究,一位同事导出了一个新公式。马大猷在为他高兴的同时也在思考:“能否再简洁、更容易理解些呢?”他心无旁骛,苦思冥想。第二天,一个新思路突然闯入脑海。很快,他得出了一个非常简捷的公式。课堂上,同学们都被他的成果惊呆了。这个公式后来成为理论声学的一个基本公式。

  几十年后,他采用“放羊理论”指导研究生学习———“给你无限的思考空间,像到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上自由驰骋,寻找你要的水和草,等回过头来,再看看你找得对不对。”

  “中国需要爱因斯坦式的科学家。”

  “只懂得听老师的话,不是好学生,这会影响到他一生的发展。”

  “科学永远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在科学研究上,如果别人发表了一个公式,而你做了半天也得到这个公式,这就等于没工作。”

  真诚得“揉不进一粒沙子”

  马大猷真诚得“揉不进一粒沙子”。他治学严谨,指导研究生,达不到要求的水平,绝不让“出师”,有一个学生学了八年才得到硕士学位。

  他爱憎分明,痛恨科学“造假”。今年1月,他查阅了很多学术报刊,发现文章的作者署名,一个人的很少,几乎没有,最多的竟有七八个人。他质疑:“科学研究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怎么会凑巧到七八个人同时创造了这个思想?其中肯定有很多人是顺便搭车的。”

  马大猷不喜欢“当官”。

  在旁人眼里,马大猷可谓少年得志。但40岁以后,在行政职位方面,他再没像年轻时那样“平步青云”,似乎完全背离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

  “我的思想里,大学最高的就是教授,而不是任何别的职位。我对做学问兴趣更大些,觉得更适合自己,这样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或许也会更大些。”

  马大猷说,从事研究工作过程中,他总能感到无穷的乐趣,还可以不去理会太多的人际关系方面的事,集中精力搞科学研究。“能解决一些别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比别人解决得更好,我就非常高兴了,并不需要别的什么报酬。对于我来说,从科研中得到的满足,比其他什么报酬都要好!”

  访谈从下午3时开始,不觉超过了两小时,但马大猷毫无倦意。离开时,我们为占用马老太多时间,让他过于劳累而深感歉意。但王荣和女士却说:“不好意思,耽误你们一下午。”马老则微笑着,用手撑着沙发,缓缓起身相送。

  大师风范,赤子情怀。

  人物背景:物理学家。原籍广东潮阳,生于北京。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资深院士。主要从事物理声学建筑声学的研究,所提出的简洁的简正波计算公式和房间混响的新分析方法已成为当代建筑声学发展的新里程碑,并已广泛应用。50年代领导设计建造了具有独创性的中国第一个声学实验室,提出了语音

  统计分析分布的新理论,并在吸声结构、喷注噪声及其理论和应用、环境科学、非线性声学等多方面提出重要理论。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主要奖项: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0年,中国科学院成果一等奖;

  198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

  1997年,德国夫朗和费金质奖;

  1998年,何梁何利科学进步奖。

  (责任编辑:林琳、蔡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