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专家评书评]好的书评本身就是独立的作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11:18 新京报

  专家学者评说《书评周刊》的特点

  

[专家评书评]好的书评本身就是独立的作品

  文化批评家张柠

  《书评周刊》要联系更广泛的作者,这些作者包括各种层次的。有些重大的选题不一定要太往市场上靠,要把专业因素和其他因素结合得更好一些。书评人应该符合《新京报》的要求,既专业,又能做到雅俗共赏。因此,作者的队伍还要扩大,让更多的专家为它写些雅俗共赏的文章。报纸应该有很大的包容性,它不应该有太强的派性和个人性。

  

[专家评书评]好的书评本身就是独立的作品

  学者秋风

  《书评周刊》有些过偏,有时很前卫。其实,有些“普通”的书也可以评一下。我也算个读书人,但是,你们介绍的大部分书我都没有听说过。另外,我有一个印象是,文学类图书占的比例过重。现在多介绍一些政治、法律、哲学、经济方面的书比较好,实际上,这方面的内容最需要强化。《书评周刊》也介绍了一些管理类图书,但是,管理与经济还是两回事。我觉得书评还可以更浅显一些,有时候不一定是要评这本书,完全可以从观念的角度来切入。

  文化批评家张柠 书评作者群还应该扩大

  《新京报·书评周刊》在北京报纸的同类栏目中是一流的。特别是《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消失之后,《新京报·书评周刊》就越发凸显了它的特点。文化界的人看《新京报》,除了重要新闻之外,主要就是《书评周刊》———它也是文化板块的一个重头戏。

  特别是今年,书评质量比较稳定,整体感觉在文化界的口碑非常好,目前还没有第二家报纸能做成这样。

  它的每期专题都不错,既有学术性,又有广泛的受众———这是《新京报》的特点,做得专业,但并不深奥。

  正因为如此,它才有广大的受众。许多专家也认为它做得非常好,这是一个负责任报纸的追求目标———《书评周刊》在这点上也体现了自己的特色,它与《新京报》的整体特点非常吻合。如果做得既专业又深奥,它就没有受众了。

  我觉得《书评周刊》要联系更广泛的作者,这些作者包括各种层次的。有些重大的选题不一定要太往市场上靠,要把专业因素和其他因素结合得更好一些。书评人应该符合《新京报》的要求,既专业,又能做到雅俗共赏。

  因此,作者的队伍还要扩大,让更多的专家为它写些雅俗共赏的文章。这比从网上扒一个,在圈子里随便找一个更好。报纸应该有很大的包容性,它不应该有太强的派性和个人性。编辑应该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不要带任何的成见,所有的人,只要是优秀的作者,都是资源,只有这样,才有选择作者的余地。

  不过也存在一些困难:高校现在采用核心期刊管理方法,是计工作量的;在你们那里发一篇文章,除了稿费以外,什么也没有;有些学者也还不习惯你们的那种写法,不一定愿意写。因此,应该找到学术体制外的、很有专业水平的作者,并在学者队伍中,找一批愿意给大众媒体写稿的人。我反对报纸的编辑学者化,即使你是学者,也要下班以后再当,一旦做版面,就只是一个编辑。做报纸的人有两大敌人:一个是眼界不开阔、自恋,第二就是讨好读者,这两点是致命的地方,也是你们的编辑、记者需要克服的。即使是大众媒体,也有引导读者,塑造读者的任务。

  作家傅国涌 尚未形成一个批评的氛围

  我只是零零星星地看过一些《新京报》的《书评周刊》,只能粗疏地谈点个人感受,不一定准确。应该说,《书评周刊》已经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版面多而且看起来很雅致,内容也不像有些报纸的阅读版那么商业化,有些专题做得很细致、深入,我比较喜欢的栏目有走进知识分子的“书房风景”系列报道,采访过《党史笔记》的作者何方先生。

  书评的问题,我感觉在定位上不是很清晰,显得有点杂乱,多数书评似乎少了些锋芒,尚未形成一个批评的氛围,严肃的书评少不了客观、理性的批评。阅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书评应该起到引导阅读潮流的作用,站在时代的前面,而不是跟着时代走,如果要这样做,还得进一步拓宽思路,以书为媒,深入到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

  好的书评本身就是独立的作品,是思想的星火,能启迪读者,引发新的思考,真正要让知识分子以在这个周刊上发表书评为荣。

  在这个意义上,《书评周刊》可能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学者秋风 书评缺乏现实关怀

  《书评周刊》有些过偏,有时很前卫。其实,有些“普通”的书也可以评一下。我也算个读书人,但是,你们介绍的大部分书我都没有听说过。另外,我有一个印象是,文学类图书占的比例过重。现在多介绍一些政治、法律、哲学、经济方面的书比较好,实际上,这方面的内容最需要强化。《书评周刊》也介绍了一些管理类图书,但是,管理与经济还是两回事。

  我觉得书评还可以更浅显一些,有时候不一定是要评这本书,完全可以从观念的角度来切入。有些读者不一定会去看你介绍的这本书,但是,他看你这篇文章会受益,就一本书来传播一种观念其实也挺好的。从一本书延伸开来,阐述一些观念和思想,这对读者也是一种引导,因为《新京报》毕竟是一个大众媒体,不是一个专业刊物。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书评周刊》比较缺乏对现实的关注,缺乏较深入的、分量重的专题。你们关心的书必须与现实的关联性很强,然后请一些对这类问题有研究的人写书评,这样,《书评周刊》就保持了现实情怀,实际上,它有几重身份而不是就书论书。我不知道你们的书评作者是不是普遍比较年轻,有一部分书评视野不够开阔。

  作家李洱 书评的专业品格有所欠缺

  我看《新京报》的书评周刊,是出于兴趣,想知道图书市场上的情况。总体来讲,《书评周刊》内容比较丰富,热门文学话题都有回应,书评作者比较固定。不过,其实各地都有许多很好的书评家,应该让书评作者更丰富一些。《书评周刊》在“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精神、现实情怀”这四个方面都做得不错。这四个方面其实是狗咬尾巴,环环相扣的,是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方面动,其他方面也会跟着动。相对而言,公共立场这方面做得不错,它参与现实,但是专业品格方面有所欠缺。主要是报纸的话题性不够深入,说服力不够,而且太关注重要作家,这些作家,哪怕写得不好也给予了关注。其实没有把他们当作专业作家,而是当作娱乐人物来看待,或者说,把作家中的娱乐人物拿了出来。

  《新京报》的书评周刊其实做得很不错,我还是很有感情认可的。

  现在国内的书评业,我觉得是越写越好。像止庵、黄集伟、李敬泽,写得都不错,有态度、文字公允、有才学。只要有他们的评论文章,我都会去看。希望《书评周刊》多听听书评家的看法,让书评家来起引导作用,多做一些像经典重读这样的版面,不要全是热门书。希望《书评周刊》是独立的,和市场销售保持一定的距离。现在看来,距离有点近,不过似乎也是难以避免的。

  吉林大学教授、《中国书评》主编邓正来 希望有一些深度书评

  《书评周刊》做到100期很不容易,读书本身就与呼吸空气和饮用水一样,需要慢慢来,你不可能把7天所需要的空气和饮用的水都用完。我希望《书评周刊》能够继续坚持下去,不要像某些报纸,做到后来,就把它删改了,变成其他栏目。

  但我也觉得,在办书评的过程中应该有轻重缓急之分,现在的《书评周刊》太过流行了,看不到它的特点,以及与其他报纸书评的区别。我觉得每一期应该做一两本书的深度评论,在《新京报文化副刊》的第二版中,总有一两个与众不同的深度评论。

  那么,《书评周刊》每期是不是应该把一两本针对当下中国问题的书(比如中国社会研究、中国经济研究等)做成深度评论?我感觉《书评周刊》是给读书人、知识分子、白领阶层的这些人看的,在这方面,深度的东西做得还不够。

  这种书评一般都有3000到4000字,让一个作者对一本重要的书的想法和读后感比较完整地表达出来。最好的方式是找两个研究同一个问题却有不同观点的书,各做2500字的深度评论,特色就出来了。这样就与前面第二版的评论有了同一性。

  做这样的书评也意味着对一些研究中国现实的书籍的关注,因为《书评周刊》是从知识的角度来关注当下中国的,这样一份报纸的定位,我从读者角度来理解的话,没有对一两本书的深度评论很遗憾,这可能是它不能形成自己风格的重要原因。这种改进是做得到的,《书评周刊》以前对一些重要的书,评论的深度和力度还不够,实际上把它做成了流行书,一本书大家都在做,《新京报》这样的做法就没有意义了,看不出水平来。

  100期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但我希望它是一个新的开始,能够办出一些有特色的栏目来。总体上来说,《书评周刊》还不错,一直想做出自己的风格来,可以看出你们的努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