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B、我们需要怎样去发展文化生产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13:39 红网

  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精神文化生产日益走上社会经济生活的前台,在思想文化和经济生活两个方面都构成国家和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吉祥物是一种“文化生产力”

  新华网近期在一篇文章中道出了问题的实质:全国各地为何积极申报北京奥运会吉

祥物呢?重要的意义在于宣传本地区,提高知名度,这能给地方带来无法用数字计算的利益。地方政府正是看中了吉祥物这块金字招牌的无形资产,用专家的话来说,吉祥物是一种“文化生产力”。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11日正式公布,69岁的奥运会吉祥物创作修改组组长、著名艺术家韩美林看着这组凝结了自己心血的作品问世后感慨万分。他说,奥运会是全世界都关注的一个大舞台,是东方文化发源地中国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灿烂文化的一个极佳机遇。他投入全力参与到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创作和修改中,就是要向世界展示自己祖国文化迷人的魅力。

  文化生产力已经走上前台

  理解文化生产力首先要从理解文化生产开始。

  马克思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精神(知识、思想、理论、观念等)生产、个人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形式、普遍形式。“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从第一批人出现时,这三个方面就同时存在着,而且现在也还在历史上起着作用。”

  总体意义上的文化生产,是指人类全部生活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文化生产渗透于人类三大生产之中,是它们的共同内容和共同成果。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生产,是狭义的文化生产,主要是指精神生产。人类的精神生产既包括关于自然和社会一切知识、理论等思想形式的生产,也包括价值观念即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和语言之中的精神生产。最初的精神生产并不具有独立形式,而是作为“隐形”或辅助因素,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直接交织在一起。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精神生产的形式和内容变得日益丰富多样,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到了今天,不仅人类的全部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都已经渗透着精神文化生产的成果,而且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精神文化生产日益走上社会经济生活的前台,在思想文化和经济生活两个方面都构成国家和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发展就应始终保持产品的精神特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之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则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甚至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在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产出仍有很大差距。这一方面表现为对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的地位认识不足,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事业型”的传统思路和行政机制;另一方面,对文化与经济的长远协调发展认识不足,没有看到文化滞后对今后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现实迫切需要并呼唤新的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管理方式、产业机制和市场运作体系。

  从市场机制来看,如果调控不力,文化产业的产业性很容易导致文化产品商品特性的空前凸现,甚至造成商品性独尊的局面,从而忽略文化产品的精神特质。同时,文化作为一种讲求经济效益的产业又必然要求相当程度的规模生产,因此它必然依循大工业标准化、模式化的生产方式,追求大批量的投入和产出,这就导致文化制作中出现大量复制、模仿、赝品和一次性消费商品,从而无视文化的本性,使独一无二的文化精品创造趋于消亡。

  另外,文化产业的市场特性又与文化艺术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相矛盾,它当下的经济效益原则与塑造健康的民族文化心理,建设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长远战略相冲突。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要求,清醒地认识并解决好这些矛盾,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坚持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奋力开拓我国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健康之路。

  (稿源:红网)

  (作者:红网编辑)

  (编辑:徐志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